據報導,北竿各界爭取多年的塘岐中正堂演藝廳整建,由於軍方不同意,使鄉親的希望落空。對此,北竿鄉公所雖然感到無奈,卻並不灰心,畢竟,這項工程軍民均獲益,做對的事,沒有停下腳步的理由。我們希望軍方瞭解大環境的改變和地方需要,能夠尊重民意並釋出演藝廳,軍民共享成果,不但可以增進軍民情誼,而且提升地區藝文水準,是兩全其美的做法。 在戰地政務實施期間,全縣四鄉五島都設有類似這種中正堂演藝廳,當時的功能主要用在放映電影,因此也稱為電影院。隨著社會環境改變,電影院式微,這些建築物的使用率愈來愈少,同時,由於軍方缺乏經費整建,使部分演藝廳顯得非常破舊;不過也有例外,像是位於南竿首善區的介壽堂演藝廳,軍方已經交由地方處理,連江縣政府爭取文建會補助,進行內部整修,將可提供藝文活動良好的場所;東引演藝廳則由旅部自行整頓;西莒已經改變內部用途,作為軍民活動場所,只有東莒和北竿設施依舊,這是軍方堅持的結果。 地方自治以來,地區各項建設快速成長,文化活動也大幅增加,現在即使不是節日,地方也有專家演講和藝文演出;但是,各鄉缺乏一處比較像樣的演藝廳,只能借用軍方的電影院,其陳舊的房屋和簡陋的設施,對演藝者而言,是一種虐待,演藝水準無法正常發揮,也破壞地方整體形象。這個問題的癥結在軍方,所以必須取得共識,如果鄉公所使不上力,縣府、甚至中央立法委員就要「插手」,把癥結打開才是重點。 報導說,軍方在今年十一月函復北竿鄉公所指出,「經呈報陸軍總部,不同意和鄉公所簽訂共同契約,且列管之中正堂為本部重要的集會場所,目前仍在使用中,經評估檢討,無法將產權轉移。」陸總部的考量,地方尊重,但是,他們或許會錯意,公所之所以和軍方簽約,即意在共同使用,使中正堂演藝廳發揮更大的效益。我們知道軍中重視領導統統御,長官訓話更是大事,如果在一個十分破舊場所進行,國軍將領也不「風光」,而演藝廳整建之後,面貌換新且氣派,不論是觀眾或演出者,心情必然愉悅,精神士氣更高。 北竿是地區第二大島,人口和經濟活動也僅次於南竿,排行老二,相對的,藝文活動比較多,這正是當地鄉親急於尋找演藝廳的主因。其實,北竿中正堂演藝廳只有地上物是屬於軍方,土地所有權則為民眾所有,軍方現在即使不釋出,未來也會因為土地問題,而引起糾紛。如果演變到「拆屋還地」,豈不傷害軍民關係?陸總部官員對地方事務和特性並不瞭解,有必要透過民意代表加以溝通和爭取。 總之,在地方致力文化建設的今天,四鄉五島分設一座演藝廳是非常必要,而軍方過去的電影院不論空間和位置,都是十分恰當的,北竿中正堂能否釋出,是重要的指標。
共創資源,共享資源/各島演藝廳整建,軍民均受惠
- 200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