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產力中心李常生日前在縣府指出,馬祖的生態地景、軍事碉堡、聚落民厝、鳥類生態等,樣樣都優於金門,而金門已經被行政院文建會評選為世界遺產「潛力地點」,馬祖則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為此,他除了表示不平之外,將協助縣府申請爭取和金門同等待遇。我們知道,在爭取「世界遺產」之前,必須先通過「潛力地點」關卡,而「世界遺產」凸顯一個地方人文價值,是榮譽、是形象、也是經濟利多,因此我們應該積極推動。 據瞭解,世界文化遺產包括突出的自然生態、地形結構或瀕危動植物的生態環境,具有科學、保存和美學價值的社區,這些條件,地區大致已經擁有,但是需要繼續著力。所謂「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地區只要有實力,即使今天沒有被青睞,不久也會得到公平的待遇,現在最令人擔憂的是,這些資產的保育和維護工作,需要政府立法規範和鄉親共識。 就自然生態而言,地區因為長期在軍事管制下,使自然生態環境沒有受到太大的破壞,特別是早年阿兵哥協助地方植樹造林工作,加上政府近年來在美化方面的績效,處處呈現優美的景觀。不過,現在公共建設是自然生態的一大殺手,像是福澳國內商港和珠山電廠興建,即使水土保持做得再好,也會衝擊到環保;為此,政府已經訂定林木、花草管理條例,我們希望嚴格執行,尤其是大型公共建設推動時,做好環境評估,使地區的自然生態得以維護。 其次,就保存和美學價值社區來看,地區早年因為經濟落後,導致大量鄉親移民外地,這是馬祖的不幸,但是站在人文的立場,卻是地區的幸運。這些保存十分完整的聚落建築,成為地區最重要也是最有價值的資產,更有希望成為世界遺產的「潛力地點」,未來如何保持資產,是政府和民間必須認真面對的課題,不但政府應該立法,民間更要配合,以產生巨大的效益。事實上,聚落特色已經在創造經濟利益,未來隨著觀光業景氣,情況會更好。 再就動植物觀察,地區不論植物和動物都是多樣而豐富的,據專家調查,生長在地區各個島嶼的植物,有數百種之多,其中有部分列為珍貴植物,還有二十多種台灣和大陸沒有出現;至於動物更是豐富,被國際鳥盟指為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就在馬祖繁殖,也因為這種鳥類而把馬祖推向世界保育舞台。這些珍貴的動植物,需要大環境配合,所以,今後必須保存完整的自然生態,才能提供動植物生存環境。 專家表示,一個成為「世界遺產」的地方,將有兩項實質的好處,其一可以帶來顯著的旅遊收益,其二能夠獲得國際提供的專業技術和資金資源。這兩項好處對地區都是實際而重要的,可是我們更重視的是,馬祖的形象和榮譽;為此,我們應該積極申請爭取文建會支持,先成為「潛力地點」,進而達到「世界遺產」目標,地區的條件已經具備,但需要臨門一腳。
從「潛力地點」到「世界遺產」
- 200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