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導遊人員,制服需要、專業更重要

  • 2003-12-14
 本報報導,地區計程車業者如果參加訓練,將成為有制服、有牌照的導遊,就觀光業而言,這是一種突破,我們十分樂見。其實,外表固然需要、專業更為重要,因此,政府應該設計一套培育導遊人員辦法,使地區導遊制度化,為觀光業注入活力。 據說,大陸福建省旅遊局長明敏日前前來地區訪問,她下船坐上迎賓車時,最先注意的就是導遊,結果「印象不是很好」。事實上,任何一位觀光客剛剛來到馬祖,人生地不熟,導遊是他們的明燈,而一個專業又稱職的導遊,可以把原本沈寂的事物活化起來,平實的景點為之生動,所以,國內外觀光區無不在培育導遊專業人才方面著力。許多鄉親都有觀光旅遊的經驗,也親身接觸過導遊人員,他們是怎麼做的,地區表現又如何?顯然有一段差距。 當然,地區觀光業剛剛起步,可說是「百廢待舉」,某些方面還在摸索階段,缺失是免不了的,這是事實,可是,有些難題是可以克服的,培育導遊人員不是難事,重要的是建立制度,應該給予專業訓練和相關資源。今天在馬祖,我們看到部分導遊的表現,只能說是差強人意。這些導遊人員,政府在訓練時沒有嚴格要求,所以專業不足,他們也缺乏資源,如工作補貼和制服等等,一個穿著隨便又不太專業的導遊,在提供服務的時候,觀光客的感受如何?又怎樣來評論馬祖,影響所及,地區整體觀光業水準無法提升,馬祖形象也受到損害。 觀光業是長久的,導遊人員也要一直存在,在這個前提下,政府在觀光導遊人員方面,應該建立制度,我們的期待是: 政府針對地區實際需要,所舉辦的導遊人員訓練班,形同學校教育,除了邀請專家、學者授課之外,對於學員必須嚴格要求,於學期終了舉辦考試,成績優異者才能發給證書和牌照,而不是過去的做法,「一視同仁」統統合格,以樹立導遊專業領域。 其次,政府對於導遊人員必須有所規範,他們的儀容和穿著絕不能隨便,制服是基本的要求,牌照也是必備的,以清新、良好的形象面對觀光客。許多國家包括中國大陸,他們的政府有導遊組織,如同公職人員,給予待遇和保障,我國沒有這個制度,地區或許不能例外。然而,以地方觀光環境特性,必要時政府應該釋出資源,儘量給予民間業者輔導。 計程車站在第一線,也是觀光業的先鋒部隊,他們的形象和專業特別重要,現在政府把他們列為訓練對象,而且已經培育部分業者,加入導遊行列,這是務實而必要的,但是運將眾多,其個性、思考和作為不一樣,政府可以經由訓練和考試,瞭解其動向,成績優秀者賦予任務,這對熱衷導遊且有作為的業者,是一種尊重和鼓勵。 不論如何,地區觀光業能有不錯的表現,現有的導遊人員功不可沒,而觀光業需要不斷成長,相對的,導遊人員水準也要跟著提升,基於此,我們樂於見到穿著制服的導遊,但是更期待其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