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已不良 後天不能再失調

  • 2005-04-04
 根據統計,南竿機場從三月二十九日到四月二日期間,因為霧氣影響航班起降,無效飛航率高達七成,這種情況以前不是沒有發生過,但今非昔比,隨著台馬往來商旅公差量的增加,影響層面也就更廣了。霧鎖馬祖是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機場地形又非一朝一夕可改變,唯一可變的是調度的機制,但立榮似乎沒有辦法盡如人意。馬祖的空中交通先天不良,後天不能再失調。
 每年的三到五月是典型的霧季,不僅是馬祖,台灣西半部也經常受到濃霧干擾陸、空交通,只是馬祖機場條件比其它地方差,對外交通管道比其它地方少。因此,同樣一場霧,台馬兩地影響大不同。根據統計,立榮上週南竿航線只飛了十八架次,無效飛航率達七成之多,這種情況大概全國僅有,這個數字一方面突顯對外交通的不便,另一個意義就是馬祖機場不改善不行了。因為改善馬祖對外交通不光只是為了馬祖鄉親,包括台商、觀光客、駐地軍警,機場是全國人民都有機會使用,中央不能再以效益來搪塞改善之途。
 馬祖機場長久以來易受天候因素影響航機起降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八十三年北竿機場開航至今,改善了一些問題,但改善的腳步與幅度還趕不上影響層面增加的幅度,現在的空中交通需求量是十年前的幾倍之多,同樣是天候因素,卻無法同日而語。探討馬祖空中交通問題何在?天候與地形是無可改變的宿命,但不能從此認命,先天的不良因素改變困難,後天的努力是可以彌補一些不足的。最近一週,台馬交通不僅空中亂,地面更亂,有旅客質疑立榮機動加班的能力似乎不足,馬祖機場情況與條件特殊,立榮既然到目前為止仍是獨家經營,就應該一肩擔起輸運旅客的任務,平常是按時刻飛,碰到連續天候不佳且因應馬祖天氣多變的特性時,機動加班的反應就要更快、更準,訊息更要明確的告知旅客,是轉降還是加班?是訂位還是候補?這些與旅客權益相關的問題都能釐清,怨言自然少。
 馬祖的空中交通可以說在紛紛擾擾中走過十個年頭,十年來我們機場起降條件沒有改善很多,但有關搭飛機的各種法令、規定卻一變再變,光是候補制度就有一籮筐,機票漲的比任何一條航線都快得多,難道這些也算是宿命?如何加強機動調度能力是經營馬祖航線的重要條件之一,我們肯定立榮對馬祖航空交通的貢獻,但對立榮已經盡力加班的說法不能認同,以立榮號稱擁有最完整的機隊而言,多放一點心在馬祖應該不難,尤其是在旅客最需要的時候,立榮如果迅速、明確的加開班機,這時候可能因為單向空機使利潤大幅降低,但因此換來旅客的掌聲才是對立榮永續經營最大的鼓勵與信心。馬祖航線已從所謂虧損補貼航線中除名,這代表市場量成長到某一程度,但不虧損與兩家進駐同時生存不見得能劃上等號,爭取開放是趨勢但不見得是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