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壁電力地下化的問題討論已久,台電馬祖區處這次展現了十足的誠意,準備著手推動,各界樂觀其成。但在芹壁聚落保存專區內實施管路地下化,必須有更謹慎的規劃,尤其是電力部份,設置的安全標準高,相對代表地下化或開挖的區域會跟著大,芹壁禁不禁得起這樣的開挖是首要考量的因素,付出的金錢時間、承擔責任風險與預期益效之間要做有效的衡量。
北竿芹壁是聚落保存的代名詞,在芹壁的任何一項建設都可能使用放大鏡檢視,採高標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管路的問題被視為未來芹壁必須解決與面對的首要難題。管路分電力、電信、水利、汙水排放四大項,目前電力靠電桿架空供應,電信因用戶不多,走聚落後方山壁為主,水利供應和電信相差不大,汙水下水道普及率不高,比較受爭議的是電力及汙水下水道,尤其是電力部份就是豎立在村莊內的幾根電桿,要使電桿消失在村莊中,只有兩條路,一是全面地下化,二是遷移電桿到聚落後方或其它適當位置,兩種方式牽涉的工程技術面不同,影響也不同,效益自然也有所不同,遷移電桿位置技術面較可行,也節省經費,現有的聚落免於大規模開挖,其缺點是電桿仍然存在,只是移到他處較不顯得突兀,再來就是台電維修上比較困難。
全面地下化是比較完美的目標,但在地下化的過程中,芹壁必須承擔的風險相對很大,由於電力與其它管線不同,法令的安全設置標準是高壓線至少下地九十公分以上,低壓也要六十公分以上,要在芹壁村內步道以人工(機械無法進入)開挖這樣的深度,絕對是一項大工程,以岩盤為主結構的地形有沒有向下開挖的空間?這些都是工程技術面要設法克服的,即使全面地下化在工程技術及經費上都能克服,還有一個因素要考量,那就是時間,全面地下化因人力施工多於機械,工期勢必拉長,施工期間因為管線開挖導致觀光客無法進入,村容景觀必須忍受一段很長的陣痛期,而地下化的另一個風險是既有的景觀可能在施工後無法復原,以上諸多風險都是芹壁無法承擔的,也就是地下化工程必須審慎評估的目的。
在芹壁的發展過程中,發展與保存之間存在某種程度的矛盾,要發展就要一些建設,比如水電供應的改善,要建設就要接受一些破壞的事實,例如原始景觀的改變,要找尋建設與保存之間的平衡點最難,如果說只是為了幾根電桿放在村莊內影響景觀,就要犧牲原始風貌以及因為施工帶來的發展空轉期,值不值得?如果一次開挖施工能解決所有既存的管路問題,在景觀得以復原或保存的前提下,或許仍然值得花一、兩年的時間來等待。芹壁村該不該管路下地?又如何下地?牽涉的單位、層面絕對超過一般人的想像,所以要集思廣益,把所有可能面臨的問題及後果做完整的沙盤推演,然後再著手去做,衝擊及影響方能降到最低。
審慎評估芹壁管路地下化問題
- 200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