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軍精實案推動下,金馬外島兵力裁減,對民間生計衝擊最大,商家心憂如焚,對未來充滿徬徨,業者的心情、境況,政府的確需要給予關懷、給予信心、給予願景,而業者也要自我調整、思考、應變,以面對這個大環境的變化。
因歷史的偶然,金馬在國共對峙時期,重兵駐守,兵力最巔峰是在民國四十七年金門八二三砲戰之後,滿山盡是營區陣地,每逢假日街道人潮洶湧,早期冰果店、撞球店、洗衣店、理髮店炙手可熱;菜市場前的卡車排排停放,民眾的生計完全仰賴軍中廣大而固定的消費群,也創造了民間小康生活局面。
到後冷戰時代,雖不如劍拔弩張時期的大軍進駐,但至少維持一定的兵力,商家收入也不致造成太大短少。而今,國軍由精進再至精實案,兵力是一年比一年銳減,不但明顯感受到街道冷清,更傳出大幅裁減的訊息,商家的憂心,我們可以理解。
由於內外部情勢的轉變,兵力裁減成為中央既定政策,金馬的困境,不論地方政府或是各級民代也都一再傳達,但國防部完全以政策落實的考量,漠視外島住民生計,使金馬商家營業面臨重創。
精兵政策是世界各國的趨勢,尤以現代化戰爭講究是科技,與傳統戰事是不同,但是各國國情、局勢也不同,在面對中共仍不放棄以武力進犯的可能性,過去一直擔任前哨的金馬,最起碼要維持一定兵力;同時,海岸線綿長,且近在咫尺,不論是滲透或是漁船侵擾,都必須要有相當駐防兵力,才能確保安全。
再者,我國仍是徵兵制度,國軍精實方案主要是單位裁併、整合,避免疊床架屋,還有是軍官編制縮小,而每年新兵入伍的人卻一個也沒少,都放在台灣本島,豈不人力資源浪費。過去,地方也倡議將新兵訓練中心部份移至金馬外島,不但讓新兵體會外島軍營生活,也可藉此瞭解金馬狀況,一旦有任務,即可適應,可是國防部對此建議及民代爭取,不予考量。
近年,國家預算大幅縮水,國防預算也跟著萎縮,加上軍購,不得不在預算上做切割,而外島兵力駐紮愈多,花費也愈多,若國防部做此考量,而犧牲外島安全、民眾生計,則是罔顧金馬人民生命財產的作法,令人慨嘆。
就近年兵力銳減,金馬地方也致力觀光事業的開闢,以填補消費族群的真空;但是因遊客團體受惠的只是特定行業,一般行業短期內感受程度不大,對旅遊發展而帶動生意,也仍持保留態度。或許,往後可活絡或帶動其他行業,只是時間已無法讓一般行業再等下去。因此,我們籲請中央政府重視裁減兵力所帶給金馬的衝擊,現階段維持一定兵力是有必要的,否則一旦海防失守,金馬的安全將受挑戰;還有,新兵訓練中心的設置在金馬,國防部應就多元角度思考,既可兼顧民間生計,對年輕人當兵也多了一道回味。
籲請國防部維持金馬一定的兵力
- 200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