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火藥庫地帶安全處置之思考

  • 2005-09-09
 前夜,聯勤馬祖支指部南竿彈藥分庫爆炸,所幸無人員傷亡,也未波及加油站、瓦斯廠,大家在驚嚇之後,一對部隊裁減,外島彈藥管理、廢砲彈處置心生恐懼,二是彈藥分庫與加油站、瓦斯分裝廠易燃品毗鄰而居,也是憂心忡忡,我們在此提出呼籲,在這起驚爆事件之後,聯勤司令部應正視安全問題,此時更應及早規劃彈藥分庫安全管理及遷移安置。
 根據聯勤司令部說法,這處彈藥分庫,屬於「戰材庫」,庫裡存放五噸TNT炸藥及五百磅發射藥,該彈藥分庫是專事處理廢彈拆解,起火爆炸的都是拆解後分類,待進一步銷毀的火炸藥,不是威力強大的砲彈,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起爆炸事件未釀成傷亡及波及,主要是大爆炸前火苗竄出及庫內小型爆炸聲響起,官兵緊急撤離及掩護,地方防救機制啟動,消、警、義加入協助封鎖道路及全副裝備就近待命監控,避免造成意外,所以軍方對民間支援、配合,至為感謝。
 在持續一個多小時的爆炸聲及火光四射,震動整個南竿島,也照亮夜空,除附近加油站等玻璃震碎之外,並未波及林木大火,與當晚風勢不大,林木正值葉盛時期,不易著火;若時序進入東北季風,枯木滿山,後果難以想像。
 過去,在軍管時期,也曾發生彈藥庫爆炸事件,並有官兵傷亡,因當時對外封鎖,只是口耳相傳;如今解嚴開放,災難發生就像紙包不住火,立即傳遍國內,台灣電子、平面媒體競相報導,引起大眾關注焦點。
 金門、馬祖等外島,數十年來為了戰備需要,貯存大量各式彈藥,彈藥庫到處都是,有的年久失修、乏人聞問,有的久缺例行「推陳」、「翻堆」等工作。近年軍方自覺問題必須解決,同時金、馬地方輿論壓力很大,於是清除彈庫的繁重作業得以推動。從解嚴之後的「排雷」,至廢彈銷毀,成為軍方沉重包袱。
 今年四月間,北竿尼姑山廢彈爆燬,二十六歲的陸軍下士周弘偉,是聯勤廢彈處理小組一員,奉派前往與同袍以挖坑方式處理廢彈,不料在作業時,疑因處理人員不慎觸發雷管造成爆炸,當場不幸身亡。當時也震驚國內,國防部還一度下令暫停所有廢彈處置。
 在爆炸事件之後,大家餘悸猶存,而這股隱憂在近年就已在心中升起,因經歷四、五十年之後,囤積的彈藥已失效,必須予以處理,加上國軍實施精簡,部隊兵力大幅裁撤,閒置的營區、據點成為荒煙蔓草之外,留下的彈藥是否完全處置,才是大家心中的結。
 處置廢砲彈,具有高度危險性,固然,軍方在事前做宣導、說明、溝通,民眾還是心生恐懼,並建議宜予委由國際專家小組處理,如排雷委由專業執行。
 再者,彈藥庫的安全性,前夜的引爆,雖然真正原因待查,但已暴露管理、監控問題,尤以南竿彈藥分庫與加油站近在咫尺,油槽下方為瓦斯分裝廠,這三種最具危險的易燃品,竟是同鄰而居,民眾在這次彈藥引爆事件之後,籲請聯勤司令部及早規劃將彈藥分庫遷移以及深化安全防護工作;不然,這塊「馬祖火藥」地帶,永遠是最放心不下的心中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