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彈整體銷燬處置作業之迫切

  • 2005-09-18
 聯勤馬祖南竿彈藥庫分庫爆炸案,國防部十六日公佈調查結果,起因在於待銷燬的彈藥未有整體規劃。這項疏漏,暴露出了廢彈處置的人為過失,以及潛藏重大危機,亟待完善解決與處理,以保障人身安全。
 在爆炸事件發生後,聯勤司令部即組成專案鑑識小組進行現場勘驗工作,當時即初步判斷是廢彈拆解的發射藥起火燃燒;至於起火原因,可能為發射藥之中所含有較不安定的「硝化纖維」成分發生質變,化學變化累積熱能進而引發燃燒,導致整個意外的發生。經過一週後,國防部對外公佈,研判係庫房內已拆解待銷燬之發射藥變質,導致持續分解反應,累積熱能,使發射藥產生高溫,進而急遽燃燒引起連鎖爆炸。
 這個結果說明銷燬作業沒有整體規劃、庫存方式沒有遵守規定、庫存環境沒有符合原則,必須即予精進及改善,否則難以保證不會事件重演。
 就銷燬作業沒有整體規劃,隨著歲月流逝及時空環境改變,金馬過去配置大量彈藥除了老化之外,使用消耗也少,造成廢彈囤積量大。因處在外島,腹地受限,採取爆燬、銷燬處理不易,加上銷燬作業未做整體規劃,時間一拖,就會拖出問題。
 報廢的彈藥品銷燬處理,採銷燬、爆燬方式,在整體處理規劃作業中,不良的八級品在地爆銷燬處置,六、七級品則採運回台灣處理。以金門來說,去年七月也發生坑道內黃磷彈自燃爆炸,十二月營區也爆發彈藥庫內迫擊砲爆炸,所以廢彈安全引起全國關切。
 除了銷燬及運台之外,清查、檢定、集中作業也必須落實,一則減少彈藥庫,二來將彈藥移到核心、安全坑道內,目前金門採此處理方式,而梅石特約茶室做為廢彈放置場所,因與住家太近,並無專人專職看守,的確引起居民不安,亟待儘早規劃先做處理。
 再者,庫存環境沒有符合原則,重回爆炸的彈藥分庫現場,該庫房因放置拆解下的發射藥在安全警戒設備上欠缺,雖無法做到「現役」砲彈庫房標準,問題是廢彈也會爆炸,並會波及附近的實彈;因此,未來在廢彈的庫房設施上也要加強,如通風、警報設備。庫存方式沒有遵守規定,雖是拆解廢彈,更應詳實精進廢彈處理勤務標準作業程序,周密各項執行作為,並管制各彈藥庫安全檢查之結果,以杜絕意外事件再度發生。
 在爆炸之後的第三天,適逢總統秋節馬祖行,他要求今後在廢彈儲存管理作業上,更加重視安全,也指示國防部在既定計畫下,按照期程執行廢彈處理作業,更重要的是,應積極加強與民眾溝通互動,避免造成民怨。
 針對爆炸調查結果公佈肇因,國防部也處分聯勤司令部彈藥處,而處分只是警惕,並不是解決現存問題的關鍵,接著是聯勤總部要公佈馬祖廢彈整體銷燬的規劃作業,訂出期程,以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