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斷大陸漁民佈下網具 越界致命一擊

  • 2005-09-23
 這下要一網打盡!為遏阻大陸漁船,除海岸巡「晴空」專案威力掃蕩之外,地方政府配合斬網行動,一則維護海域生態,二來維護海域之權。地方各界對這項主動出擊,都寄予厚望,讓大陸漁船民死了這條心。
 大陸漁船從炸魚、電魚到越界愈演愈烈,在無人島礁佈下漁網之外,連大澳山、大坵等人煙罕至處也佈設網具,對生態造成破壞之外,更視如入無人之境,更變本加厲登岸採擷海鮮生品。
 過去,有漁民建議斬斷大陸佈設網具,但因驅離成效不彰,沒入網具也無法執行奏效,此次海岸巡持續威力掃蕩海上漁船,但是仍有漏洞,除仍可見少數漁船趁機越界之外,佈設漁網未予砍除,則無法抵擋他們的誘因,所以,地方政府為落實大陸漁船越界下網所產生的後續問題處理,今年首度規劃僱請地區漁船出海協助收起大陸漁網的工作。第一波作業預定在這波颱風後,由民間漁船加入這項作業,對維護馬祖海域資源及嚇阻越界下網有更具體成效。針對越界捕魚下網最有效的嚇阻措施,民間希望能持之以恆,列為常態性工作,以確保海域資源生生不息。
 今年地方政府首度規劃僱請地區漁船出海收漁網,作法是漁船在海巡隊警艇戒護之下,在馬祖近岸海域執行收網任務,然後集中予以銷毀。
 網具對大陸漁民而言是價值不菲的生財工具,唯有下此重藥,才能達到嚇阻的目的,因大陸一艘漁船大約都佈設十幾張網具,一張網具造價約二、三千元台幣,十餘張大約二、三萬台幣,對他們來說是一個負擔開銷,將之沒入,應可產生遏阻效果。
 大陸漁船佈設網具多為刺網及魚籠,除刺網造價不菲外,魚籠一個也要四、五百元台幣,多為整串下網,佈設在岸邊以浮標識別,在清理上不會困難。
 他們視網具為第二生命,禁不起幾次的沒收銷毀,只要地方政府與海巡隊相互搭配,越界捕魚的情況會有大幅改善。
 這起海域資源維護措施已列為建設局重點工作,在預算的編列上也朝常態化規劃,我們支持公部門壯士斷腕的決心與作法。
 地方海域資源蘊藏豐富,從過去至現在,一向以優良漁場聞名,既使這十幾年來遭受人為破壞,但是在一段平靜復育之後,仍可見魚兒大咬時刻。這次「晴空」過後,地方也配合行動,相信更快恢復。因執行範圍,除南、北竿、莒光之外,保護區島礁附近海域全部列為重點,尤以無人島礁,像是北竿三連嶼,幾乎是佈下天羅地網,對石斑生態殺傷力最大,暗礁是魚兒棲息的家,破損網具囤積礁內,等於摧毀了魚種的家園。
 面對大陸漁船三不五時在地區近岸海域下網對生態造成的破壞,除了海巡隊加強查緝之外,地方配合斬網行動,將是大陸漁船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