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試辦兌換人民幣,十月三日開辦,儘管,現今民間自行兌換也很方便,且換得高,但這項措施的實施,對金馬小三通政策擴大,有正面的效益,也為未來兩岸經貿商圈開啟另一扇窗。在人民幣兌換業務之後,金馬人民進一步期待的是兩地通匯業務,以更符人民的需求。
由於兩岸尚未簽訂「貨幣清算機制」,兩種貨幣的兌換匯率由銀行自行決定,透過美元間接計算,銀行必須自己考量供需、成本和利息等因素,決定保留多少人民幣的部位。金馬小三通開放試辦兌換人民幣,並不代表可以人民幣進行交易。
根據行政院評估,無論是台商經由小三通進入福州、廈門,或是中國大陸人士到金馬地區,都有兌換人民幣的需求,開放相關業務有利小三通的兩岸金融往來;而在金馬地區開放兌換人民幣,也比較容易做風險管控,對國家安全及國內金融的影響都有限。至於開放全面在台灣可以兌換人民幣的問題,因為這涉及兩岸的貨幣清算機制,這個機制目前還沒有建立,所以無法實行。
在這項措施未開放之前,金馬人民兌換人民幣也不會不方便,而且「黑市」也換得多,多半是到福州後透過下榻飯店、導遊及熟識朋友輾轉介紹;有的在當地即可兌換,有的是在福州收有房租者。
雖然,在兌換的便利上沒有問題,但是這項正常措施建立,有其必要性及需求性,開辦人民幣現鈔買賣業務,對於旅客的權益有保障,不必擔心在黑市兌換到假鈔,同時收兌的人民幣也有檢驗機制,防範假鈔在市面上流通破壞經濟秩序。再者小三通的規模越來越大,衍生的金融需求越來越大。舉例說,今年金馬小三通可能突破五十萬人次,中國開放福建地區民眾到金馬地區觀光、專業交流等人次,每月也接近兩千人。最重要的意義是金融服務是經濟的重要指標,一個地方致力發展,離不開金融業務;長久以來,地區因為經濟規模小,銀行等金融機構相對減少;今開放人民幣兌換,央行也將同時開放銀行在馬祖設立,這都是利多,同時人民幣兌換業務試辦,也為未來兩岸金融通匯跨出第一步。
有關人民幣兌換地點可能太少的問題,符合條件的銀行可委託旅行社、旅館等代辦兌換業務,但需要取得許可;這個部份,應予放寬,以方便兌換。
其實馬祖居民與國內民眾一樣更期待兩岸銀行相通,因為在對岸置產的居民日益增多,如果兩岸銀行匯兌相通,對岸房租能在此岸兌領,這才便利。若無法全面實施,也不妨以金馬做為試辦;況且大陸早在民國七十七年即已開始試辦新台幣兌換人民幣,今年也實施新台幣現鈔兌出業務,我們希望央行、陸委會早日實施,建立兩地通匯秩序,解決經貿需求,才是開放的最大意義與功能。
人民幣兌換一小步 通匯才是一大步
- 200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