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壁的價值在於整體石厝的維護,芹壁的特色在於依山勢而建,並面向大海,特色價值構成百年山城之美,也打響旅遊聖地之名。在近年推動古厝聚落再造運動,原貌的保存一直是各界關切焦點,這次風燈藝術節的舉辦,外界建議應規劃芹壁夜間照明,讓芹壁的美麗日夜不打烊,的確值得採納。
燈飾烘托景物,不但運用在室內裝潢,襯出空間之美,在戶外夜間的投射,也會帶給視覺之美,不少景點、建築在燈光照射彩妝之後,更呈現不一樣的感受。
以牛角聚落而言,最早曾在部份古厝裝設投燈,入夜之後展現不同的丰姿,其夜景亦曾吸引不少愛好攝影者獵取的鏡頭,以及畫家筆下的主題。
芹壁因是大眾焦點,任何建設與設施都會引起討論,以村內設置的路燈及巷燈,最近就有民眾反映指出,村內巷燈型式太多,應該統一,馬路上的景觀路燈太高、太亮,質感與聚落不搭,究竟那一種路燈、巷燈適合芹壁,看法也見仁見智。根據報導,目前北竿各村的路巷燈總計上千盞,型式更是多元,究竟那一種燈適合芹壁,大家只知道感覺不對,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建議辦一次路燈型式公投活動或許可以找到大家的最愛。
芹壁聚落設施首重與景觀搭調,照明設施是營造氣氛很重要的元素,大馬路上的高架路燈以及巷燈、投射燈等,因缺乏統一規劃,巷燈型式有些凌亂,而大部份的民眾認為,芹壁的夜間照明不宜太亮,尤其是馬路上十一盞大路燈太高、太亮,型式也太歐化,不能突顯古樸的質感。
為讓芹壁更動人,入夜後更迷人,外界建議找專業燈光設計師做一次的整體規劃,把夜間照明完善設計,烘托這座百年山城夜晚不同的景致,使夜景成為觀光的賣點。
過去由於缺乏整體規劃、設計,在推動照明設施上是多頭馬車,縣府做道路照明,鄉級做村內巷燈,等於說資源沒有整合運用,致使芹壁的燈成了萬花,無法顯現整體聚落的夜間視覺質感,同時在維修上也因燈的型式不同,而不易落實,在管理上也出現瑕疵。
既然問題已浮現,就得著手做一次性的完整設計,由專責單位統籌規劃,徵求燈光專業設計廠商提供企劃書,同時,往後的管理、添充均得由專責部門負責,以免各行其是,弄得雜亂,缺乏整體質感。
芹壁屬「保護區」,不宜太多人工的植入,除了必要的設施之外,外貌儘量以原味為主,就是入夜的燈光照明也不宜太過花俏,儘量以柔美為主,並亮出芹壁古意、原始樸實。
民間風燈造型具傳統之美,在台閩地區獨具特色,如果在整體規劃設計上,巷道、馬路大燈以此為型式,不僅映照出山城歷史歲月,也能襯托出馬祖古厝風味。
芹壁燈光映照 宜專業整體規劃
- 200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