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族群的轉換,餐廳大盤魚肉的菜餚已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小碟風味;大桌擺宴的風尚也消退,新興當紅的是隨意小吃,地方業者必須調整經營型態、方式,不能枯等顧客光臨,而要招徠上門。
過去長期以在地民眾為消費對象,民間餐廳慣以大桌全席為主,宴客者也必須邀足陪客,並在講場面、情面下,大魚大肉滿桌,拚酒划拳,杯盤狼藉,才夠作東心意,業者平常如有兩、三桌,逢婚喪酒宴十幾二十桌,足有利潤。在這種經營模式下,較大型餐廳少見小桌擺設,對三、五位食客小酌亦無興趣,而問題是現代人們飲食觀念改變,大魚大肉已厭膩,不但懼怕上餐廳,且赴宴多為好友,盛情難卻,不得不捧場,大家反而喜愛風味小菜,簡單進食。還有,一桌大宴,除了喝酒壓力之外,通常都得花上一個半小時,覺得浪費時間。
再者,因食材來源較少,餐廳菜餚除鮮魚受歡迎之外,其他難有變化,尤以酒宴更是一成不變,這也是在地消費者客源減少、餐廳生意不佳的原因之一。
當然,地方餐廳業者也會思考改變經營方式,主要是在地人口有限,遊客也不穩定,加上駐軍不斷減少,他們改變意願降低。
近年旅遊事業興起,遊客進入,以及在地外食人口增加,台灣旅馬人數也增多,小吃店反而成為火紅行業,除外賣便當銷路佳外,風味特色店也受在地及旅遊散客歡迎,一般小吃店生意亦看好。
風味特色店、一般小吃店受青睞,在於三、五人均可上菜,簡單而便捷,不必東邀西請,同時有朋友作客,地方特色菜餚端上桌,也不失面子,並可一嚐在地風味。
時代在變,潮流也在變,在環境變易下,店面經營型態不得不改變,否則將被時代潮流所淹沒。以餐廳賣場來說,傳統裝潢早已不合時宜,必須改頭換面,內部動線要流暢,光線要明亮,桌椅材質講究之外,免洗碗筷更不能使用,同時參照台灣一般廚房透明化,讓食客安心。
在菜餚設計上,除大菜之外,小菜也是不可少,有搭配風味菜更佳,讓團遊、散客都能上門。旅遊餐雖有限制價格,遊客要加菜,隨時可以奉上。
吃,這個行業不會沒落,但要看經營者用不用心,所謂生意是人做的,只要生出好的主意,賣場、服務、口味做得好,不怕食客不來。
地方餐廳宜走向風味、雅緻、多元
- 200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