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選舉除了幽靈人口受爭議之外,沒有所謂黑道暴力、重大賄選等。與台灣相比,算是一塊淨土;而乾淨的選風,還需要外在環境的維護,如減少紙張文宣、布面旗幟、巨幅看板以及避免樣板式的競選總部等,有待選民、候選人建立共識,使馬祖選舉成為另一特色。
歷經大大小小選舉,馬祖選舉外在張揚性,跟台灣幾乎沒有兩樣,而且是完全移植,並陷入「輸人不輸陣」的迷思。其實,在此間掛出的旗幟數量並不等於選票數量;競選總部陣仗、門面也不等選舉陣仗優勢和風光。
現在問題是候選人的無奈,不做的話,恐選民會認為不重視選舉,捨不得花錢,被貼上「小氣」標籤;做了,花錢事小,去張羅佈置、裝潢更是大費周章。因為選舉逼近,各個區域要勤走,已經夠傷神,再夾雜鎖碎事務,折騰身心俱疲。
在張羅競選總部最為累人,從租借好的地點,再裝修及添設桌椅等,此間沒有專門經營的公司,一切均仰賴選民協助;再者,競選總部成立茶會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既想人氣不足,又怕準備不周延,總之是候選人心中最大的負擔。
以競選總部的成立功能,在馬祖效益並不大,尤其壁壘分明、選情緊繃的時候,選民都不便接近,反而顯得門面冷冷清清;反而不如在自己家中擺設溫馨一點,備置茶、咖啡,邀選民來坐坐,談談自己理想、抱負更有加分效果。
以旗幟、看板的懸掛而言,在台灣可能有必要,尤以新人,選民不認識,必須靠文宣來加強推銷,使選民知道他;在馬祖如果是長居者,一個區域幾乎都曉得候選人,所以旗幟、看板、布條的懸掛,只不過形式,並不具增加票源之效。
簡單名片,是候選人起跑熱身的隨身攜帶之物,拜訪選民總會遞上一張,表示體貌,也宣告參選的動作。這種小巧卡片,大家還可以接受,還符合環保。有人認為候選人在製作名片要用點心思,要符合背景及創作元素,更會令人耳目一新。
選舉,候選人已心亂如麻,愈接近選舉日,腦袋愈空空,心中只記得那裡有票、那裡會跑票,只要有票,再苦再累也要努力吸納,這是選舉的苦,尤其此間票源開發不易,一張票真是一世情。
拜現代資訊科技之賜,傳遞訊息不但快速,而且有最佳平台,就是網路佈告,候選人可透過這個交流平台,表達您自己理念、作法;或者是透過有線電視、報紙製作文宣,不但傳閱率高,並更能凸顯價值。
我們希望在未來馬祖選舉,減少不必要的紙面、傳單、布面旗幟、塑膠面看板,不但合符環保,也不影響觀瞻;再者,講求門面的競選總部場面可以避免,只要放串鞭炮宣佈成立,既省事也不麻煩選民,這不是做不到,有賴選民、候選人建立淨化共識,把這些消耗的款項捐給地方弱勢團體更有意義。
減少選舉旗幟、看板及總部茶會之張揚性
- 200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