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補助預算困難及公務人力統整

  • 2005-10-27
 公僕難為,也難為公僕,在地方自治之後,民眾的期待、民意的催促是驅動改變、推進的力量,公部門不論是之前及之後的執行事務未臻理想,或力有未逮,都得概括承受,也許,不見得公平,但仍須擁抱無之嘉勉,有之則改進。以九十三年度預算要三成保留繼續執行而言,主要是國內商港福澳碼頭區施作,之前鑽探設計有問題,之後影響進程,今年颱風侵襲,經費無法按進度撥發廠商,致使保留預算比率過高,執行力業績被拉低。
 再者,地方稽核採購小組的執行績效,在有專人執行工作之後,從今年起每季都已達七十分以上,這項稽核執行工作並不困難,主管部門稍加用心,由專門人員查閱、審核,即可按比例列等高分。
 縣議會本次定期會,審計部列席提報九十三年度地方總決算,就表列預算執行的結果,有近三成的預算要辦理保留繼續執行,比率過高,民意催促執行力待強化、落實,以完成公共建設之需求。
 以保留三成預算繼續執行而言,因施政有它的延續性之外,地方因自主財源比例微低,完全仰賴中央補助;問題出在補助預算的時間點,在立院審查至三讀,再經部會撥下,輾轉時間已至五、六月,經費核定再作業,還要規劃、上網委外、招標工程,距年底決算沒有剩下多少日子;若碰上不順利,一拖更是燃眉之急。不像有錢的縣市,新預算一通過,即可規劃,第二年新年度一開始馬上作業,因為錢已備齊,而中央錢沒撥下,無法進行正常作業。
 除此之外,在採購法實施之後,一切依採購法進行,現今,公僕雖守法,但是稍有不周延或是法令不明瞭、行政不周全,既使沒有任何非份之想,也有可能觸法而不自知,所以,時下公僕自嘆已是「高危險行業」。在高危險、高壓力的工作職場,除正式者走不了之外,約僱的流動性很大,不願冒此風險,致使專業人才難覓,不可否認,也是公部門最需要正視解決的課題。
 以目前工務人力的狀況,忙是事實,在專業人手難尋下,一人身兼數職,當然很難將工作做得完善,延誤工作時效及延誤人民等待是事實,主管也感無奈。
 以地方整體公務人力,不是患寡,是患不均,在本位主義下,很難做個統整;而做調配、移撥,再加以訓練,是以後人事費不斷上升必行的步驟。有的部門人力過剩,有的嚴重缺人,像地政所僅一組測量人力,亟待調整派補,從各機關過剩人力彙整,技巧性做消化處理,或是給予年限,先作政策宣示,三年內完成人力統整。當然,會有阻力、困難,執行人力部門只要用心,可以做好。
 稽核執行小組工作,過去因未執行查閱,將全縣公開招標、採購案做每季審閱統計,像今年落實之後,已審閱近八十件,分數也拉至七十分以上。
 審計部負責預算審查工作,找出意見或問題,我們當虛心檢討改善,而有的因素非人力所能執行,思考就好,有的是人力執行不落實,當要尋求解決。
 公務,是良心事業,為地方服務,是一份榮耀,只要對得起這塊地方,用心在做,不要在乎一些聲音;每一個人只有一雙手,您不可能遮住所有人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