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岐靶場遷移與否的兩難

  • 2005-12-13
 由於每年都燒一次,塘岐靶場遷移與否,一直是北竿塘岐住民討論議題,在生意與安全做一個選擇,也的確陷入兩難,未來如何評估、改善,做到兩全其美,值得共同思考。我們希望軍方進行妥善規劃,把火燒山的頻率降至最低,再將結合觀光旅遊,為遊客提供另一種感受。
 北竿因平地有限,塘岐早年沙地闢建為國軍射擊靶場等軍事訓練場地,周邊營區眾多,使得村落成為商業聚集地。因靶場山坡林木、雜草茂密及人口最多之處,靶場的火燒山事件、射擊噪音影響居家生活以及靶場土地歸還民間地主等三大問題難以解決。
 以火燒山事件來看,靶場後山坡一片林木及雜草,在射擊時的彈火,最易引起火災,幾乎每年都發生一次,還不包括零星小火,今年也不例外,在十一月底又發生一次,使得靶場遷移與否的話題再起。
 以射擊噪音來說,靶場與商業區近在咫尺,槍彈響聲較大,附近住家的生活品質受到影響,半天的密集訓練,民眾的耳根不得清靜。在長期靶聲的陪伴下,住家多少適應,雖不滿意,但也得接受,主要考量是次數並不密集,而且部隊在此出入、駐紮,對商業當有助益。不過,噪音還是其次,問題最擔心的是靶場不做改善,火燒山的意外事件還是會發生。
 以靶場民地歸還而言,土地問題要設法解決,因早年國軍進駐,沒有帶來了一片地,在軍管統治及威權執行下,軍方征地的舉措,採完全強制佔有,不管地主損失,既使有所補償,也是象徵性補貼。自土地總登記以來,民間要求歸還的土地的聲音沒有減弱過。
 靶場的三大問題待解決,有民意做過評估規劃,一是塘岐靶場遷移,並移地南竿訓練,不過,以目前駐軍減少,生意狀況不佳,再把靶場遷至南竿訓練,不要說生意受到影響,對島上的駐軍訓練也是不方便。若要遷移,其實以在北竿重新覓地最為可行。固然,土地不好找,防區還是要做專案規劃,送交國防部解決。若遷移的話,除運動場設施、場地可增添之外,也可重新規劃、評估。再說不遷移的話,一定要做妥善規劃,安全設施有強化之外,防火是必備的措施,讓民眾心中陰影早日揮去。
 問題的解決可以用心思考,新建靶場的位置可以選定,建議國防部將軍事訓練與觀光旅遊結合,與觀光部門共同規劃,一方面做軍事訓練,一方面也可提供遊客享受軍事體驗,具雙重的效益。
 靶場遷移問題難以解決,話題每年再起,都是因生意、安全兩相考量而在大家心中拔河,希望這種兩難能夠早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