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處在開放、轉型時期,必須經歷階段性的陣痛,大家希望的是這個陣痛是短暫的,大家期待的是在陣痛之後,有新生的喜悅。金馬的未來,在於觀光勝地的塑造及兩岸經貿商圈的建構;金馬的現況,繫於活絡民間經濟,創造就業環境。地方主政者對民間心境、取向了然於胸,在連任就職上作了宣示,並強調以務實策略,做為今後縣政發展的主調。
隨著大環境的變易,金馬在新舊世紀交替之際,走向開放之路,開的是觀光,放的是出入;而步入轉型之途,轉的是地方自治,型的是塑造自我風格。
金馬開放的大方向是正確的,遠景是絕對看好的,我們不能因國軍裁減,衝擊民間生計,使得生意蕭條而自怨,更不能因轉型發展的陣痛而自艾,這些陣痛期是必經之路,只是不能停格太久,必須快速轉換,不過,轉換也需要時間,需要環境配合。
體制變革之後,在落實地方自治的歷程中,因自治伊始,百事待舉,歷任縣長都做得很辛苦,也都各自完成特定目標及延續階段性任務;尤在國內政治環境惡質,以及經濟低迷,更是承受苦楚,也就是拓荒、開闢、延續的艱辛。
縣長陳雪生這次尋求連任成功,延續過去四年任內「全面建構基礎建設、加速推動觀光發展」的主軸,做的就是將來活絡經濟、發展觀光的基礎工作。
基礎建設工作是紮實的,不是浮現的;是延續的,不是近功的;是根本的,不是標物的,在短暫的時間是不易呈現,但卻是打下基樁,為以後開創有利條件及契機。選舉期間聳動的語言、文宣、看板,這是參選訴求,不代表施政完全變調,以此論之,對縣府團隊過去四年的付出,是有失公允。
團隊施政有瑕疵,是必有的,民眾理性論述、要求,也是正常的,我們更要接受,不對的、不當的要予修正改進,不過,在論述、要求之同時,我們也不能否定執行團隊所做的努力及成果。
民間的生計重整,的確是當前的重要課題,主政者的急迫當在心頭,從以觀光發展為施政主要策略外,所有的建設計畫、活動配套,皆以配合旅遊為第一要務,主要營造馬祖未來發展的契機。
由於觀光是國家、地方發展的趨勢,連台灣過去一向以傳統產業、電子工業為經濟命脈,如今也都以推展觀光為重點,面對國內外同質的產業發展環境,我們必須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也就是不能做第一,也要做到唯一,將在地的資源豐富化,縣長陳雪生以「海上桃花源」為定調,顯現其推動馬祖觀光產業的企圖心與使命感。
過去四年延續基礎建設,未來四年開創發展商機,為達成目標,在就職宣誓典禮上,也同宣示未來施政的六大重點,如改善交通運輸瓶頸、發展地方產業、落實小三通、改善土地措施、縣政論壇及培育人才,政府將責無旁貸的推動,並希望結合民間,共同創造馬祖生機。
前四年延續基礎建設 奠定後四年發展生機
- 200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