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坂里沙灘面貌的作法與思考

  • 2005-12-25
 大自然的事,不是人所能預測,坂里沙灘第一階段清除碎石已近尾聲,由於只能局部清理,未來是否繼續執行除石計畫,因面積仍大,一則動用經費大,二來效益尚待評估,三是海灘生態是否受影響,四是等沙子自然回流,這些牽絆沙灘的串串問題都得思考。
 今夏七至九月的三個颱風,使坂里沙灘變了樣,不但夏季水上活動被迫叫停,最嚴重的是沙子流失。當時,還認為失去沙子會自然回流,現有裸露的碎石是另一種收穫,可是等到除石計畫動工前,沙子喚不回來。
 今年三個颱風的強勁西南風浪是歷年少見,一夜之間把沙帶走,原本埋藏在底層的大小花崗碎石冒出。
 這些碎石是源自民國五十年代,國軍開鑿北海坑道(坂里與午沙間)的棄碴,經年累月深埋沙灘底層,風化、侵蝕成為卵石,約如臉盆大小,是具有在地特色的建材。當初規劃在除石時做為景觀護堤,是不錯的構思,現在問題是經第一階段除石並已完成百公尺護堤,仍有一、二十倍的面積碎石仍待清除。
 第一個問題是全部動員除石的話,一、二十倍的面積,以第一階段八十萬元經費,可能要擴張至千萬元以上。
 開鑿坑道長五百公尺,其棄碴碎石的量是相當驚人,以碎石的量粗估,坂里海灘寬約五百公尺,潮間帶一百多公尺,整個面積五萬平方公尺計算,加上碎石堆積高度至少超過二、三公尺以上,大約有近上萬立方的石頭,第一階段才清除六百立方,只有十分之一不到。
 第二個問題,效益尚待評估,若繼續清除,要清多久才清得完,如果動至千萬以上的經費,也是一個負擔。
 第三個問題,海灘生態是否影響,如果碎石全部清除,也要考慮沙灘環境的改變,也就是碎石移走,沙灘高程變低,未來颱風大浪,是否入侵坂里菜園及村落,值得研究。
 第四個問題,等沙子自然回流,正常運行的話,沙子帶走,應該是還會回來,如果能回來可以不必大幅清石,而且沙灘風貌不致太大轉變。由於大自然的東西,有時是我們無法掌握,誰都不敢保證,等沙子回來還要等多久,誰也不知道。如果碎石不清理,坂里沙灘的美名將打折扣。
 現今難就難在經驗歸經驗,還是要科學專業評估、預測海沙漂移與海浪、海流之間關係。
 為求周全判斷,地方政府委託專業顧問公司做進一步的評估,是有必要,然後再決定下一步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