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省虛級化,縣市地位雖翻升,但事務益加龐雜繁瑣,馬祖人口不多,可是治理縣政則包羅萬象。在新的一年,縣長陳雪生要求團隊執行工作,除要未雨綢繆之外,交代任務更要追蹤列管,同時思考創新計畫,注入新的活性元素。
先說地方事務龐雜繁瑣,時代愈進步,需求愈更高,不因馬祖僅一萬個人口,執行項目比台灣有所刪略;其實,所有工作不能少,反而因人手不足,經費困難,做起來備加辛苦,不像戰地政務時期可以因陋就簡,或是單行法規而不予實施;再加上馬祖分四鄉五個島,執行一個公共工程,甚至一個活動,都要複製五份,花的時間也多,用的錢更多。
再說治理縣政包羅萬象,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地方政府除自治事項及公共建設之外,連機場、碼頭都涵蓋在內,甚至天候惡劣,班機延誤也與地方政府有關,交通局在關場時,局長出動坐鎮協助連繫,更別說海運安排,所以,地方一切大大小小的事,地方政府均概括承受。
在選舉結束,縣長陳雪生在新的一年,也是選後第一次主管會報上,除感謝各部門、單位一起打拚,也要求各主管做好領域內的工作,也就是「內部控管」,不論為民服務、推動建設等,內部執行力要予落實,以達成既定目標。
以工作未雨綢繆來說,每個部門執行、推動的事務,做好事先思考、準備,大家還沒想到的事,公部門要先有所有規劃,走在民意的前面。
以任務追蹤列管而言,縣長一再要求各部門,交付的任務也好,囑咐的事情也罷,公部門要予追蹤、列管,遇有困難或窒礙難行,必須在期程內有所提報,大家共同研究解決,而不是再研議,等到聲音出來,害了主政者承受責難。
以創新計畫部份,縣長陳雪生在新年伊始,要求公部門在執行工作上,不要一成不變,多注入創意,每個部門內部成員相互提供意見,相互激盪,以迸發出新的火花。
主政者經民意洗禮,承擔壓力沉重,推動、改善的心比誰都急迫,但是單憑一個人,變成神仙,也不可能完成所有事,必須仰賴政府機器運轉,才能達到目標。我們期待在新的一年,添入新的活性酵母,在醞釀、發酵之後,散發新的能量、新的動力。
地方公部門內部控管與創新計畫
- 200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