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不會從天而降,也不會送上家門,不論是家庭也好,政府也罷,都是辛苦經營而來,地方因資源受限,產業有限,政府收入完全仰賴中央撥助,這個「金脈」亦要靠平時溝通管道維繫,以及信賴度、執行力、表現力的建立,一則延續推動政務及建設發展,二來讓中央部會充份信任。
新的一年伊始,中央政府年度總預算編列送立院審查,關於福建省政府單位預算及金馬補助一般預算十九億六千萬元,其中馬祖約七億元,金門約十一億元,經立院朝野政黨協商,一下就過關通過。
今年度地方總預算歲出、入編列二十五億元,這七億只是一個部份,其他在各部會公務預算及專案補助,如重大建設延續執行等。
儘管中央財政吃緊,地方預算並沒有減少,這四年反而成長;根據統計,民國九十年全縣總預算為十九億元,這三年,來由廿一億、廿三億至二十七億的年年成長,穩定地方發展基礎,並塑造特色島嶼,同時大幅改善生活環境。
九十五年度總預算歲出入也編列二十五億元,並以收支並列為原則;過去為了加強推動建設,以及把餅做大,讓地方發展空間更大,預算執行更遊刃有餘,亦編列向銀行借貸,但執行以來,均未向銀行借貸,運作及執行控管得宜。
過去四年,預算從爭取至執行運用得宜,正、副縣長在中央人脈及本身專業控管,以及中央、地方民代配合,使地方建設昂然向前,大型建設接續在做。
人脈的建置,不是一天、二天,而是長期服務經歷以及本身的誠信度,給予部會的信賴感,不是說縣市長就能爭取到錢。金馬的補助款雖然不是鉅額,但是在中央預算不像以往寬裕的狀況下,爭取不是很容易。
關係的維繫,也不是身份論定,而是平時的互動、拜會、誠意,如逢年過節,一通電話的祝福,或是白菜、蘿蔔、魚、酒的心意,雖不是昂貴禮物,卻是溫馨意重。
信賴的建立,地方執行預算補助,就實際需求面規劃提出,錢都是花在最迫解決的問題上,同時在執行、表現力也符合中央的期待。
地方財政收入有限,縣政歲出預算百分之九十以上皆仰賴中央奧援補助,所以,一分一毫得之不易,我們依賴的是自我定位、策略規劃及團隊精神,以執行力、誠意心獲得中央的支援協助,全力推動縣政建設。
當家最苦的是難為無米之炊,地方政府發揮團隊能力,以完整規劃及執行力,爭取預算,穩健推動縣政,雖是本份,但也是成果,而這個成果也繫於所有鄉親的共識與配合。
地方預算穩健執行 補助款編列落實
- 200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