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間點成形,以及中央建立共識下,去年底撥助一千二百萬元作為南、北竿機場改善評估經費,新年伊始,地方政府即積極付諸行動,召開功能改善評估之評選委員會,以抓時效,並尋找最佳的規劃方案。
為加速推動改善評估方案,府會首長在第一次召開評選委員會與委員們見面,就南北竿機場改善背景,向現場專家學者做深入的說明,並表達馬祖鄉親對南北竿機場功能改善的渴望,對民航局先前所提之改善經費高達五十億元之說法表示質疑;與會學者建議縣府先儘速委請國內學術單位,就改善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南北竿機場就跑道本身而言是符合起降標準的,主要問題是在於跑道兩旁的障礙物(山頭)影響,而障礙物的改善所需經費比較高,由加強助導航設施升級所需費用可能較少,並可增加有效飛航;且歐美亦有類似南北機場條件的機場,也是透過助導航強化及進場程序改善,克服先天的環境。
外界曾質疑機場改善之決心,其實,地方對改善的心沒有冷卻,最大問題是出在先天地形、時空環境及政治背景等因素,地方有心但中央態度冷淡,致使進度受困。以先天地形而言,這是最難改變;以時空環境來說,南竿機場啟用即予改善,在效益上難以說服;再說政治背景,因過去選舉角力,造成兩座機場負荷,中央在財政吃緊下,改善的步調放慢。
改善評估的經費核撥,才是執行的開始,召開評選委員會,是真正動作的起步。與會專家、學者針對南北竿機場的場站設施及助導航的改善上做了探討,並做成初步結論:一是建議連江縣政府應儘速委請國內學術單位就改善的可行性方向上進行討論與研究;二是依據擇定之可行方案,進一步委託國內外專業公司進行模擬與測試。
以評估討論與研究而言,由於機場評估非常專業,我們先交給專業作評估,再集中共識,爭取最大的預算,做最完善的改善。
以擇定可行方案來說,以南、北機場改善而言,作規劃改善評估,一個是儀降系統改善,一個是擴建評估。儀降系統改善是南竿比照北竿架設非精確儀降系統,以降低飛機進場限制。擴建評估則是南、北竿機場勢必擇優擴建。
以務實面向考量,當然要先推動南竿機場起降限制的改善,因改善之後,輸運比較流暢,開場的標準降低,能見度限制從現在五千公尺,降到與北竿一樣三千二百公尺,飛航率提高,往返流量增加,同時,關場後開場輸運也快。南、北機場各有改善、各有升級,對馬祖都是正面,沒有所謂他好、你不好,而是大家一樣好。
從理想面考量,未來大家要重新定位的是,我們是要兩座不好的機場,是要一座好的機場,還值得共同思考。
南北機場改善評估啟動
- 200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