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醫療服務再升級

  • 2006-01-20
 在地方自治之後,民間醫療保健的升級也是三級跳,去年國軍醫院縮編,地方政府提出興建新醫療大樓,因應民國百年後的門診、住院之需求,更將朝向醫院飯店化的服務。
 去年六月,馬祖國軍醫院配合國軍精實方案縮編為野戰醫院,不少民眾還擔心門診人數增加,影響看診時間;同時也對病床的容量不足,讓醫療服務品質打折;在衛局、縣醫院周全規劃及妥善因應下,這半年來,並沒有帶來太大變動。
 軍醫編制縮小,不但沒有產生影響,反而催生縣立新醫療大樓的興建,去年四月,縣衛生局長劉增應在金門參加全國醫療主管會議,銜縣長陳雪生之命,向衛生署長侯勝茂提出新療大樓簡報即獲支持,縣長也特致電表示謝忱。
 去年十月,由衛生署副署長率隊前來實地瞭解規劃作業,衛局亦做計畫方案呈現,今年一月,縣長陳雪生、議長陳振清、立委曹爾忠由衛生局長劉增應陪同拜會署長,以加快推動促成,衛署允諾本月十八日列入該署審查,業已獲得通過,預定分三年撥助三億元專案經費興建。
 以現有醫療大樓場所,隨著求診人數增多,醫院專科門診建置,儀器設備添充,以及規劃未來需求,有必要再予擴大,一則讓空間更寬敞、舒適,二來服務品質更升級。
 新醫療大樓建地,當以位置適中之外,寬廣的空地最為適宜,問題是南竿寸土寸金,衛局這半年也四處勘察、瞭解,尋覓新地極為不易,最後只能以現有的急診大樓(原國軍醫院時期)列為預定地拆除拓建
 按新醫療大樓的規劃,最理想的是成立一個大型院區,除停車不是問題之外,還有可供住院病患散步、散心的區塊;同時樓內也可提供餐點服務,如中、西餐,甚至速食連鎖店、咖啡廳進駐,提供飯店化的服務。
 台灣新興醫院就是朝飯店化的服務設施,讓求診病患、陪伴家屬及探訪親友到醫院,好像進入飯店的溫馨、舒適,而沒有壓迫、嚴肅感。
 地方醫療、保健工作,這四年來也做了不少突破,如延續並擴大專科醫師駐診,並與北市聯合醫院視訊門診,如同到台北看診一樣,而且不必排隊,更不必奔波往返;再者,北市聯合醫院院區停機坪啟用,緊急後送可搶時效外,家屬亦不必擔心病床、病房;未來新醫療大樓設施再完成,生活在馬祖享受醫療服務不會輸給其他縣市,甚至比偏遠的縣市還好很多。
 用心,可以把每件事做好,地方資源雖受限,但善加運用外在資源,結合在地能量,就可以有所創新,醫療的改善是最佳的佐證,我們希望所有部門主管發揮縣長在新的一年提示「創新計畫」,多一分思考力、多一分行動力,為地方公共事務開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