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福建省政府最近一項彙整的資料,九十三年馬祖民眾所得,雖比不上全國縣市,但高於金門;還有賺得雖不多,卻存得不少。在內外環境變動下,金馬處在轉型期,因觀光旅遊事業尚在起步階段,兩岸小三通尚待突破範圍,無法即時銜接國軍兵員裁減後的消費力,民間收入縮水,我們希望這個過渡期,大家的心情、思考方向,不妨隨著境況的轉換,也轉個彎,不要陷入在眼前生計窘境而迷思,應做新的觀察、新的思考,抓住新的脈動,尋找新的利基。
以全國九十三年國民所得與家庭收入比較上,台灣地區每人所得為四十六萬八千餘元,馬祖是三十五萬二千餘元,金門是三十二萬九千元左右,金馬相比的話,馬祖人年所得較金門高出二萬二千餘元;而家戶所得,馬祖則高於台灣,平均為一百二十二萬九千元,高出十萬,金門則未達百萬。
至於平均每戶儲蓄,馬祖也高於台灣,每戶為三十五萬四千餘元,金門三十一萬四千餘元,台灣則不到二十萬元,金馬相同的是賺得實在,沒有所謂暴利,大家都是省吃儉用,在外島花費亦少,所以,存得也不差。
由於兩岸緊張對峙的時代已過去,外島兵力減少是必然的結果,過去因長期仰賴國軍廣大而固定消費,民間生計不成問題;如今,消費對象改變,商家、攤販衝擊最大,生意不如往昔,大家所得減半,不像往常店門一開,駐軍不消費都不行,現在不但競爭厲害,而且講求品質、力求服務,才能維持,這就是轉變、刺激,所以必須在思考、心情上要做轉換,若是仍一成不變,勢必面臨淘汰命運。
過去大家都有小積蓄,還可過日子,同時在馬祖消費不高,在生活上還不致構成問題,撐個幾年也不會太難過。在這個轉型、過渡期,大家該思考的是,如何配合未來觀光旅遊的需求,為自己生意從長計議,如經營方向、店面、服務、手法、技巧上來個翻新,或是利用生意消淡之時,外出走走,去看看台灣景點、國外旅遊服務事業,他們是怎麼做的,吸取他們的經驗。
另外,大家也不要忽視在地人的消費潛力,以前只抓國軍客源,其實,本地的公教人員及民眾的生活也已改變,還有外來的工作者,他們的消費力也不少,而商家再以過去經營型態及手法,當然難以吸引上門。
轉型、過渡期也是陣痛期,我們當然希望這個陣痛期是短暫的,未來長久的是歡呼收成期,將來對外交通改善,小三通的政策開放,來來往往的人一多,自然消費力增強,縣民所得也會拉高。
一個區域的潛力優勢,在於住民的自信,大家有共識、有願景、有信心,可以塑造出它的魅力、特色,吸引外客踏上這個溫馨、貼心、怡人的島嶼。
看國民所得 說生計再出發
- 200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