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離島旅遊及兩岸小三通往返需求,地方政府今年鎖定浮動碼頭列為首要推動的工程,並將運用國內商港之港埠擴建計畫中檢討三千萬元,以力求時效性及符合迫切性。
以工程時效性而言,因福澳碼頭擴建工程還在施工,是施作的最佳時機,該工程的平台船、拖船以及機具可即時派上用場,就施作經費可省下不少,否則時效一錯過,光是機具動員就是一筆高額費用。
以時間迫切性來說,隨著遊客往返北竿、莒光、東引離島增加,以及兩岸小三通往返頻繁,設置浮動碼頭已刻不容緩。因在大潮水的漲退落差大,島際客輪靠泊碼頭,旅客上下階梯險象環生,年長婦孺者尤為不便,不少遊客更是心生恐懼,以往不慎落海者時有所聞,轉運郵包掉入海中也是經常有之。
以搭船便利性著眼,可不受潮差影響,小船進出港不受潮水時間限制,船隻隨進隨靠,旅客就像走進家中小小門檻就可登岸,不必旁人攙扶、拉拔,對遊客的感覺也佳。
地方島嶼分散,客船以小船為主,為考量各島港區碼頭地理位置、港域面積、穩靜度,並依實際需求及使用效益,港務部門規劃評估以福澳漁會前碼頭設置浮動碼頭,預估未來停泊最大型交通船舶約二百噸級,船長三十五至四十公尺,故浮動碼頭預定設計長五十公尺,寬約六公尺,採基樁式架構,其型式與淡水的浮動碼頭相類似。
根據最新的規劃設計報告,福澳港浮動碼頭設置一主走道及支走道均為三十公尺長,可提供三個船席,材質面則採安全結構及耐久性皆為上選的混凝土,並在現有船席空間之下,完工後其所能增加的船席最多。
浮動碼頭在世界各國的港灣,幾乎都有設置,以馬尾港為例,為了配合小三通的客船靠泊,在港內延伸設置浮動碼頭,上下船方便多多,不必等候或配合潮差。
地方政府對浮動碼頭設置,港務部門也早有規劃,並也向中央相關部門爭取,基於它的急迫性、需要性,地方政府規劃運用國內商港港埠建設計畫中檢討經費予以興建,俟核定之後即可推動執行。
推動浮動碼頭之興建,除了急迫、需求性之外,我們也建議港務部門在景觀上的設計也能一併考量,如淡水碼頭就是成功的例證。因地方以觀光旅遊為開發重點,兼具實用與景觀也最符合效益性。
新年新計畫之三--福澳浮動碼頭之推動
- 2006-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