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生機 東高再規劃第三條生產線

  • 2006-02-10
 二○○六年起是東引陳年高粱年,外界預測一點也不誇張,在走紅之後,身價看俏,現在比金高、八八坑道酒還值錢。在第二條生產線即將完成之際,縣長陳雪生指示規劃準備第三條,如果未來市場通路暢旺、產量能予搭上線,東引變成陳高島的金字招牌也不是不可能。
 東引陳高走紅,當然在於它的香醇酒質,過去是如此,現在還是如此,與氣候、水質、技術等有關。在白酒當紅期間,因傳統生產體質結構及欠缺行銷策略,流失了兩岸的市場版圖。
 縣長陳雪生對馬酒的產銷至為重視,並鎖定東高的擴廠計畫,以及運用新的銷售策略,總算打出了東高的一片天。
 這一片天的佈設,第一步推銷成為「國宴酒」,在總統府宴請邦交國元首之時,擺上桌受到好評,之後即在盒上打出「總統指定國宴酒」,現在是中國大陸福建酒客指定的品牌,沒有這個「國宴酒」字樣都不行。
 第二步是銷台通路,破除過去八八坑道的合約模式,我們出酒,代銷商負責通路、廣告,但主導權在我們,商標也是我們,自去年委外代銷,挾著密集廣告,特高也在台殺出一條出路。
 之外,縣長陳雪生自己也成為第一線推銷員,推荐高粱酒給三軍總部、海巡署、警署等中央部會,同時也配合代銷商成為立委顏清標兒子婚宴的喜酒,藉由媒體報導,特高更成為火紅的酒品。
 配合未來市場需求,東引酒廠去年擴廠動工,今年三、四月間可以完成,陳高年產量可以升到十六萬公斤的量,但以身價走紅,陳高市場需求量仍大,必須再規劃第三條生產線,馬祖酒廠及東引酒廠也已進行會勘,也初步選中預定地。
 地方資源有限,酒雖是時代背景留下的產物,卻是地方最大財源,我們不要說像金門一年淨賺二、三十億,只要賺個五億,就不要看中央臉色,民眾要什麼福利、建設都有。
 東引酒廠有生機,相對東引民眾有就業機會,還有全民也受惠,如金門的家戶配酒、育兒金,我們也可以比照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