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在變,觀念也會變,馬祖年味不但越來越淡,春節假長,遠遊也漸成風尚,顛覆傳統年節的習俗及過節方式。
隨著人民生活的改善,地方過年的氣氛一年比一年淡,連小孩對春節的雀躍感也褪色,主要是現今家戶平日大魚大肉己吃怕,子女的零用錢已足夠,不再期待年夜飯一盤雞肉或是壓歲錢。
回顧過去的年味,因人們終年在海上、田裡辛苦工作,難得利用年節休息,現在大家不愁吃、穿,休閒時間充裕,過年只是覺得輕鬆幾天而已,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年味的淡化,與環境改變有關,也與生活方式轉變不無關係。過去在年前,小孩忙著鑼鼓、獅隊拜年,以賺取紅包,至祭灶過後,處處可見鑼鼓練習聲,這種聲音的觸動消失,自然也削減了年味氛圍。再者,年節應節食品如魚丸、魚麵等製作商品化,市場垂手可得,婦女不再忙於製作、烹調,同時大家平時桌上常見這些傳統食物。
按地方傳統年俗,過年是閤府團圓日子,出外遊子要趕在除夕返回,初四開假再出門,如今,這種習俗大大變易,不但出嫁女兒可以回家過年,以前是犯大忌;同時,全家在過完除夕後,初一就全家遠遊,除赴台遊玩景點之外,小三通打開後,以大陸為另一選擇。
今年擴大小三通,春節期間出入小三通前往福州達二千人次以上,並以在地民眾居多,旅台鄉親還是少數。他們有的選擇就近在福州過年假,有的相偕至東北、蘇杭等遊玩,也創下這五年來小三通一週最大的出入量。
春節假長,遠遊已成風尚,不管是國內度假,或是大陸行及出國,大家要早作安排、規劃,不要看天氣、看心情出門,而沒有即早安排的習慣,以免全部擠在除夕、初一、初二出門,然後年假結束前一天全部趕回,一則交通工具塞爆,二來碰上霧天、海象不佳而跳腳,應該給自己有個一、二天緩衝時間,讓台馬、兩馬之間的交通工具有個胃納空間。
其實,可以改變春節度假安排,以免擁塞之苦,比方說在祭灶過後,祭拜祖先部份處理完成,就可從容出門,在初二、初三返回,回程也不擁擠。同時,有早作準備,不但交通不是問題,訂房及行程也不匆忙。
學習是人生經驗累積,鄉親最好學習規劃度假計畫,這樣玩起來才開開心心,也能避免一些意外狀況發生,如機位難求,船位難搞。
顛覆傳統年俗 遠遊要做好規劃
- 2006-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