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的事,在二○○八年總統大選前,不容易解得開,大三通是絕對不可能,小三通也是自求多福,金門就像徒有一扇門,中央不給政策,也就是沒有鑰匙,還是無法登堂入室,馬祖就像一匹馬,中央不解鎖鏈,難以奔跑馳騁。
最近大陸台商發起聯署「台商宣言」做了十大訴求,要求我行政院及立法院放寬對台商在中國投資的限制,並儘快立法通過實施三通等;陸委會即以回應有一部分太理想化,對兩岸政治現實不理解,因為問題關鍵是北京當局拒絕與我政府協商。
陸委會一貫性的答覆,如果沒有透過兩岸協商,認為只要台灣方面片面修改相關法令,兩岸很多事情就可以做,例如通航、中國觀光客來台等,這恐怕是「對兩岸政治現實不理解、一廂情願」,不但不利台商整體利益,甚至有自我將「兩岸問題國內化」的危機。
另外,陸委會不變說法,台商只是站在自我的角度看待問題,嚴重忽略國內農漁、勞工、本土企業等產業,如果只是依照所提的訴求執行,犧牲的是台灣廣大的國內產業。
我中央制式版本的回覆,完全是意識型態牽絆,自我恐懼陰影所籠罩,這種鎖國政策,鎖得了今日,鎖不了明天。
中國大陸的崛起,不但深深影響台灣,也影響全球,近年台灣貿易收入,大部份來自大陸,我中央政府心知肚明;而拒絕開放,中央擔心的是被矮化,但不能因此而自己封閉,必須採取有效策略,以擴大小三通是最佳的出口。
至於,陸委會提到兩岸問題關鍵是北京當局拒絕協商,其實,真正關鍵問題在於台灣也不想談,試問如何啟動協商大門。
既然雙方都不想談,總要找個台階下,金馬小三通是最好的階梯,不但好走,也是捷徑,而我中央如果連小三通都不想擴大打開的話,難以說服社會大眾。
台商每年大幅增加,企業越進越多,中央應該重新思考,規劃金馬兩岸更寬闊的經貿政策,如經濟開發區、引進陸資等,以金馬做為試驗點。
台灣經濟景氣一年比一年萎縮,失業也逐年升高,未來與中國大陸對談優勢也逐步流失,唯有早日在有利我方政策下,推進兩岸和平發展及區域經濟開發步調,擴大兩岸經貿合作的架構,才是最務實的操作手法。
福建台商宣言非中央所言太理想化
- 200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