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兩岸關係進程遲緩,不過出入大陸的旅客流量快速增長,從港澳輾轉的國人每年高達四百萬人次,馬祖小三通五年來也成長十倍,所以這條海、空航線未來是最火紅,亦是金馬發展的出口。
根據最新的統計資料,國人出入大陸每年已高達四百萬人次,取道港、澳再轉入大陸,除台商之外,大部份還是旅遊的團體,而且逐年成長。
雖然經港、澳,可順道遊玩,但是多次之後,不僅費用支出增加,也浪費時間;尤以過境停留,等候心情將使出遊品質大打折扣。自兩岸開放交流以來,受限於政策,國人不得不接受這項不便的出入作業。
光以澳門航空公司去年大陸線賺走一百億元,有六成以上是台灣旅客,而香港航線更是年年業績豐盈。
以兩岸小三通來說,金門因先天條件較優,取道金門出入大陸的台商也是不斷成長,主要是空中交通優勢,自然帶動海運熱絡。馬祖則因機場條件不佳而受到影響,不過五年來兩馬之間的往來也成長近十倍。
從二○○一年一月二日馬祖天后宮直航福州馬尾港,拉開了「兩馬」直航的序幕後,「兩馬」航線航次增長了五倍,從九十八艘次增到五百四十七艘次,人員增長了近十倍,從三萬五千人次到三十六萬四千餘人次。
今年春節擴大小三通,開放旅臺鄉親比照在地住民申請自由出入,春運期間出入旅客逾五千人次,創下小三通以來的時段最高峰,顯現航線的高度需求性。
兩岸互動越來越頻繁,這是必然現象,我們也一再呼籲中央,既然兩岸大三通在主權認同上會有爭議,不如做大金馬小三通,以符合社會大眾期待與需求。
特例只是一時性的,也沒有實質效益,如春節包機、春節擴大金馬小三通、年節應景開放蔬菜輸入,並不會得到大眾的掌聲,也無法改善兩岸關係。
金馬應是中央對兩岸互動機制建立的最佳試金石,既沒有被矮化之疑慮,也沒有直航之困優,更可消除社會大眾的責難。
當然,小三通也需要過程,以出入人員來說,全開國人自由申請出入可能性不高,但是金馬在台鄉親、榮民等特定對象為範圍,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我們希望二○○六年中央能予放寬特定人員開始,再逐步擴大。
兩馬小三通出入成長 後勢看好
- 200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