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也是一個地方觀光的指標,遊客不論是騎機車或是沿路陡步欣賞景色,對道路完善、路面潔淨、周邊美化,都是旅遊加分的品項;而在地的鄉親,開車或是散步,亦覺舒暢,尤以入村道路的改善,對村落發展有了新的出路。
這四年來,以南竿為例,從牛角、福澳、仁愛、山隴、津沙等入村道路的施作,不但帶來行車舒適、流暢,在整體視覺上舒服、清爽,同時路邊美化,更感受活力、溫暖。
南竿在山線主幹道完成之後,入村道路的改善益形迫切,四年來除山隴、福澳、清水、珠螺路段因配合未來工程做一次性規劃施作之外,均已完成及施工中。
近年隨著工程能力升級,地方政府大力推動及前置準備充份下,入村道路的施工品質、美化規劃及施作過程,都十分完善,沒有帶來高度不便及困擾。
以施作過程而言,除實在沒有替代道路而必須「半半施工」外,大都有先置道路的通行,雖然要繞行,但為了工程品質,大家也要忍受一時的不便。
道路施作,當以封閉施工較為理想,短暫不便可以換來更快速及更高品質。
以施工品質來說,近年地方營造能力升級,施工器具完備,不但動作快,其品質也要求高。
過去因時代背景,道路早年由兵工興建,其路面鋪設、轉彎抓地力當然品質有差,同時厚度也不足,幾年之後路面再經大卡車、怪手的肆虐,脫落、毀損嚴重,同時,管溝一再埋設,如電信等挖起後復原的工作未予落實,更是難看也難行。如今,管溝都有預留地外,人行道的鋪設也是美觀,這種狀況也不會再重現。
以路肩美化部份,這四年來為配合觀光景象,縣長陳雪生在南竿主幹道推廣桃、李、杏花及槭樹等,不但花團錦簇,也給大家一個貼心的感受。另外,在路邊空曠或有腹地設置小型花圃,以季節花卉及在地原生種搭配,襯托不同風情。
以規劃前置作業的充份準備,地方政府大力推動入村道路改善,除拓寬、取直等規劃之外,在替代道路的準備也是讓生活影響降至最低。
由於替代道路之需,讓原本小路的道路也面目一新,如山隴聚英路、環山路、鐵板軍醫院路段,也提供另一種的方便。
最後,建設一定會帶來一些不便,但為了以後出入更便捷及村落生機發展,忍耐短暫不便是值得的;以津沙為例,聚落再生後,成為遊客必經之地,以及餐飲店也帶來生意;入村道路做好,以後來往的人會更多。
入村道路全面改善 旅遊加分、交通舒暢
- 200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