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合一選舉之後,過了一個年,當選議員、鄉長今同時宣誓就職,給予祝賀,卸任者寄予祝福之外,我們也期待共同奉獻智慧、經驗、心力,一起打拚為馬祖開創新的契機。
經過緊繃選情,連任及新科議員選得非常辛苦,選民的期待及議員自我期許,未來工作負荷也是加重多多,不過以他們歷鍊、熱忱、服務及問政亦會做得更好。
由於地方小,人際網路密切,外界總是有不同的聲音,其實,不必太在意,只要問心無愧,對得起選民、對得起自己,就是參選服務心志的兌現。
以地方議員來說,與台灣相比,在服務工作上,做得很稱職,從選民大大小小事情跑腿,至兩岸三地奔波,手機也不打烊,而且面對每一個選民都持之以禮,這就是民主可愛的地方。
他們經過民意洗禮,在身段柔軟度絕對優於公部門,民眾小事,皆是他們心中大事,一點都不敢怠慢。
還有議員的所得,除選舉花費外,平日紅白喜帖及年節分送禮品以及為民服務的開銷,能存下不多,甚至不少還將積蓄貼進,所以,看似風光,心中辛酸、苦楚自己才能體會。
在問政、監督方面,地方財源有限,預算多為中央補助計畫,為了地方做事,不是外界所謂要予砍刪,必須配合施政而推動;當然在一般經常費用上要予把關,這點選民要予理解。
地方本身預算不多,地方政府在自行編列時,即已嚴格控管,幾乎沒有所謂浮編情況。近年來,各部門預算都在刪減,編制人力上也未予補實,一人做二、三件事大有人在。
至於施政重點,地方政府在內部規劃上已有明確方向,民代是站在催促、加持及督促角色,一起協助推動。
鄉長是一鄉主要的靈魂人物,尤以外島更是扮演縣長的分身,雖然鄉自治有獨立自治項目,也是經過選舉產生,但以行政機關的性質及立場,仍屬執行部門,與民代的角色完全不同。
在過去縣、鄉自治實施以來,國內曾發生縣、鄉之間的偏離,反而對地方工作不利,於是規劃本屆鄉長民選之後,改為官派的可能性極高。
鄉長官派,鄉代會也隨之功成身退,尤以地方轄區小,議員與鄉代功能重疊,鄉代會實質意義也不大;而鄉長官派之後,與縣府施政一致,不會出現多頭馬車的現象。
未來鄉長是否民選,並不是關鍵,在於鄉長自己角色扮演及功能發揮,而鄉長要表現機會及空間很大,只要勤於基層,關心鄉村建設、觀光及環保工作,就可以得到掌聲。
宣誓是一件責任的承諾,就職是行動的開始,今天議員、鄉長同時上任,期待共同付出熱忱、歷練、智慧,為自己這塊土地撒下肥沃元素,開創建議設新局,為自己鄉親做最大的心力服務。
議員、鄉長就職 有祝福也有期待
- 200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