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的事,雖需要過程,但也需要有進程;而不是原地踏步,或是牛步前進。在金馬小三通五週年之際,地方政府以實際執行的困境及亟待中央有效開放範圍,特別提出「小三通具體建議書」,以對等、安全為前提,以互惠、互利為原則,明確向陸委會陳述,一則符合地方民意及中央政府美意,二來活絡提振離島經濟,並增進兩岸互動、互信關係。
縣府提出「小三通具體建議書」中七項建議及做法,基本精神符合國家主權與利益,也為中央政府解套,而陸委會仍一貫以研處做為回應,並以各種說法迴避推託,縣長陳雪生對中央處理態度,極度不滿意,將會同議會、立委赴陸委會要求重視地方權益及民意心聲。
七項建議,地方政府根據事實及現狀而提出,包括一、建請開放原籍金馬人員也可藉由小三通自由進出大陸地區;二、因應大陸開放福建居民百人來馬旅遊,建議縮短審查及發證時間,並在境管局所屬金馬服務站統一審查發證,發揮工作效能;三、請同意台商所需之民生必需品由地區小型貨船中轉至大陸;四、建請同意台灣水果等農產品由馬祖地區中轉至大陸地區;五、建請規劃馬祖北竿白沙港為兩岸小三通通航港埠之設立貨品交易中心;六、為使大陸農漁產品循正常管道輸入馬祖,建請開放小三通小額、小量農漁產品免檢疫、免關稅進口,並准許擴大大陸物品輸入項目;七、國軍精實方案實施後之民生經濟配套措施,建請中央訂定相關政策,以為因應。
平情而論,這七項建議,均係操之在我部份,且不違背國家政策利益,有的是屬事務性部份,只要政策宣佈開放,不涉及兩岸主權,或需要交涉、談判、協商,由此可見我中央完全是意識型態,不願小三通再突破,這種心態,苦了地方鄉親,也害了地方政府承受一切。
以金馬地方政府角色而言,當以維護國家主權、利益為考量,所提出及爭取的也只是人、貨開放,並沒有逾越國家層級的政策及事務。
以金馬地方立場來說,為地方及人民爭取權益、發展也是天經地義,只希望走得順暢,對象擴大而已,並沒有做過度或無限度的要求。
以金馬地方著眼部份,區域生機、出路,地方政府規劃、構思也是必然的,也是幫中央解決問題,而中央處處掣肘不免令金馬地方政府寒心,也失去金馬人民對中央的向心。
為了小三通,金馬地方政府很用心在做,苦的是球在中央手上,我們希望除地方府會爭取、協商之外,金馬立委對陸委會還是給予強大監督,要讓陸委會鬆手,金馬小三通才有更大呼吸空間。
小三通的球在中央 意識型態是最大障礙
- 200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