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陸及東南亞新娘配對速成,國內外籍、大陸新娘逐年增高,以總對數比例,金馬分居一、二;其實已有趨緩,年輕族群仍以在地、台灣為第一選擇。在外籍、大陸配偶成為一個族群之同時,地方除應予關心,提供教育活動之外,在地鄉親也應給予平等對待。
根據一項統計,在去年的結婚配偶中外籍及大陸配偶佔總對數比例,馬祖達百分之三十八點,金門為百分之三十七,平均五對中有二對是「外籍新娘」,比例高出國內一倍。
從比例上是偏高,問題是總對數量少,一年結婚者屈指可數。我們先不論總對數,以近十幾年來,民間迎娶外籍、大陸新娘加上遷入定居者,的確為數不少,形成另一個特殊族群。
不過,在大陸、外籍新娘因成長背景、生活文化、觀念認知以及言語不通的狀況下,配偶之間與家屬之間相處,不少出現狀況及問題,並埋下不愉快的經驗,久之分離航道,造成家庭陰影及悲劇。
在這種問題的層出不窮浮現下,也帶來近年迎娶大陸配偶數字的降落,反而外籍配偶沒有太大起伏。以目前年輕族群的心理,對大陸較為排斥,一個是例子的借鏡、一個是認知的差距、一個是家庭反對。一般認為,外籍雖然在語言溝通有困難,但可以從頭學起,感情也可從零起跑,同時配合度、接受度也比較高。
外籍、大陸配偶在地方已成一個特定族群,所以,未來在活動、教育上的確需要加以重視與關懷,一則解決生活難題,二來可協助她們早日融入地方家庭、社會。目前,地方成人教育、社區教育機制較缺,有待強化。 另外,外籍也好、大陸也罷,在地鄉親也應給予公平對待,除家庭男性要格外給予照顧、體恤、配合、協助之外,絕不宜歧視或忽視她們內心感受。
她們隻身在異鄉,需要的只是一份關懷、公平,也絕非都是地方婦女心中是來淘金、過水、拿身分證的刻板印象,對她們而言,是一種歧視、屈辱。
人生而平等,不分國籍,更不分人種,大陸配偶最不能接受是「大陸妹」稱呼,或許台灣配偶也有被叫「台灣妹」,問題是出在心態,是否有尊重對方而已。
看外籍、大陸配偶 說她們心境感受
- 2006-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