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旅遊主題花季 值得推動

  • 2006-03-13
 從歷史故事、民俗節慶,到自然生態、鄉土童玩等,都可以做為知性旅遊商品,它的威力可以打敗硬體建設,成為最搶手的買氣,如觀光花季是最討好、迷人,而且固定又不需花大錢,值得馬祖嘗試、推動;再者,旅遊活動的舉辦,民間社區協會要成為主角,與各單位形成一種有機的結合,能量才會累積。
 文化的知性消費時代來臨,以旅遊而言,除山水景色之外,必須加添旅遊主題商品,以花為號召的陽明山櫻花季...等,每年花季都吸引人潮,有它的誘惑魅力。
 這四年來,地方政府大力推廣之下,沿路的美化極具成果,尤以桃、李、杏、山櫻、杜鵑栽植等,展現一年四季不同風情。今年植樹節,地方再以推廣豆梨種植,都是很好的選擇。
 除了天候因素影響之外,馬祖的土壤經過半個世紀的造林成功,已由貧瘠轉為沃土,不論是引進花卉或是果樹,均可培植、成長,而原生或獨特植物,加以人工規劃、推廣,辦花季不是問題,只要是台灣少見的花木,都有它的賣點,如小油菊、紅花石蒜、豆梨、野百合花季,一年四季可以不間斷在辦。
 馬祖植物特色,未見於台灣,但產於中國大陸,如麥蔥(山蒜)、華南狗娃花、蕨類等植物,有它的號召力;還有,台灣少見的種類豆梨,開花季節,十分吸引人;而最值錢的是馬祖獨特性的種類,如紫檀、石蒜、卷柏、紫珠、野百合等,做為植物季的宣傳,可以打響馬祖旅遊品牌。
 現在我們進一步要做的是綠美化植栽之外,建議再選縣花、縣樹,九重葛因與國內其他縣市屏東是「雙胞」之外,也不具原味,而九重葛先給予定位為戰地之花,再選一種本土縣花。接著,各鄉選一個本土的鄉花、鄉樹,對永續觀光有加分之效。馬祖代表性的植物,舉辦旅遊花季,有油菊花季、紅花石蒜季、豆梨季、紫珠季、石竹季、狗娃花季,從類似的植物種類可以作為一個島或某一個範圍的代表,對各島發展也有一定加持作用。再者,是融入社區居民生活之中,每社區推廣在街道角落、山坡種植適宜的植物,讓居民熟悉本土特色、植物與人的關係,其他如自然步道的開闢,這些都是推動的手法。
 馬祖植物季的舉辦、推動,另一個收獲是從生活中達到保育的概念,在活動政策的推動過程中可落實紮根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