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知名詩人,至台灣權威評論家南方朔,在碰觸金馬離島土地之後,都認為中央應以感恩與歉意的心,擘劃外島建設,以彌補過去長期忽略冷落。一向以犀利、冷靜的筆觸針砭時勢的他在出席一項論壇上,也以敏銳、宏觀的言論提出現在離島建設應朝創造力、思考性趨勢。這場談話在媒體披露之後,獲得迴響與共鳴,更值得中央政府省思與檢討離島政策。
南方朔在台灣戒嚴時期,以他的筆鋒挑戰權威,在政壇、文藝界有他的地位與影響力,他的言論、思維,以超越黨派為著眼,對國內外局勢及社會現象有獨特精闢見解,深受讀者喜愛與尊敬。
在「縣市長公共論壇.建構台灣城市優質競爭力」花東、離島論壇場次,他自告奮勇表達參與,原因他與多數人想法不同,一般人都是看那裡發達就順勢往趨勢走,這種被動式的時代已經過去。南方朔認為,在政治上的新價值觀就是台灣需要對很多事情感恩及懷著歉意。例如對金馬地區人民要感恩,他們以前幫台灣擋砲彈;而花東離島等地區,過去被政府長期忽視,中央則要有歉意的新思維。
從他的想法,說明是不論建構或提升台灣城市優質競爭力,也不能遺忘落後的區域,換句話說,中央政府施政不但要平衡,更要感恩、回饋因時代背景而忽略建設的地區。
以日本為例,各小島卻不忽略,除了大力建設之外,能連接就連接,他們政府的思維是國土的延伸,也是一種歉意、彌補。反台灣在惡質化的政治鬥爭及扭曲價值觀下,反而落後的區塊或隔離的區域視為包袱,或是塞糖式的補助。尤以金馬離島似乎認為是脫離大中國,走向台灣獨立的「拖油瓶」,對小三通也是象徵性手法操作,令金馬在國軍裁減兵力之後,方向感被模糊,甚至失焦。
以花東部份,南方朔舉例加拿大一個叫做伊奴維克的地方,面積居全球第七大,加拿大政府瞭解在過去文明發展過程中對不起當地人民,懷著歉意由聯邦政府花很多錢,支持他們自己管理自己,這種精神值得台灣學習。
他更提出建議,中央政府新思維是要強化地方自主權利,支援基礎建設,而不是複製過去的經驗;有時候被政府疏忽也是幸運,因為沒有被政治高度撕裂,人民有較強的自主意識,只是被背棄感較強,這點中央需要用歉意彌補。
以地方自主權利而言,就是中央政府應予授權地方,隨兩岸情勢緩和,金馬未來應以往兩岸和平實驗區走,才能從一個邊緣區,成為兩岸最新開創地區。
以支援基礎建設來說,海、空中交通及民生建設,中央政府更應大力撥助,一則提升離島生活品質,二來提振離島經濟發展。
離島也好,花東也罷,對中央向心力很強,而背棄感的存在,只是心裡的感覺,的確中央忽視及冷落。南方朔的一番話,不僅是金馬人的心聲,也是對中央政府的良心建言,盼中央深思、檢討。
中央應朝創造力、思考性趨勢回饋離島建設
- 200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