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醫院、所組織修編之必要性

  • 2006-03-17
 社會多元,政府部門也擴大,尤在精省之後,地方政府事多且繁雜,離島縣市人口雖少,但部門設置、人員配置則不能少;以縣立醫院、所組織編制為例,已不敷專業需求,地方政府近年積極推動修編,以健全醫療體系運作,我們期盼中央予以支持,讓離島人民生命獲得更佳服務與保障。
 從台灣專科醫師支援進駐,並交換本地醫師赴台在職專業訓練,再至緊急醫療後送模式建立,以及遠距會診等,地方醫療逐步走上正軌;現今,新醫療大樓爭取及各鄉衛生所相繼興建完成,人員的齊全配置的確是迫切需求。
 去年國軍醫院縮編,外界還擔心影響醫療品質,以及民間醫院門診人數增加,候診排隊時間拉長,經觀察結果,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以軍人門診意願,早已以縣立醫院為第一選擇,所以,現階段影響程度很小。
 為讓民間醫療更升級,地方政府除爭取新醫療大樓之外,對組織編制的修編也持續加強推動,並結合民代力量,以加快通過修編的腳步。
 縣立醫院及各鄉衛生所的人員編制,為舊有編制,人員僅二十七人,以目前的門診量是三十年前的十倍以上,當然不敷需求。
 面臨龐大就醫群與業務量,但是醫院的員額並沒有增加,而且很多工作都是由醫療工作者互相代理,無法專業分工,各鄉衛生所因離島分散,編制更缺,過去多由軍醫支援。
 這項修編,由原二十七人增加六十人,僅增加三十三人,同時不佔去地方編制總員額的一百八十七人固定控管量。以軍醫院縮編後減少七十二人,縣立醫院、所僅增加三十三人,並不算多,所以,從各角度衡量,都在合理範圍爭取,希望中央人事部門給予通過。
 離島民眾最期待的是,衛生所能予配置專任醫師及增加護理人員,這也是地方急於擴編的目的之一,逐步地可以就人力上做勻配。
 組織修編是非常困難的工作,中央人事部門門檻訂得很高,沒有急迫需求或是實際理由,多半都是中途擱置,地方政府鍥而不捨,奔走相關部門協調,並結合民代力量,以早日達成醫療再升級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