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馬輪母港由基隆移回馬祖之後,縣府交通部門再規劃自五月起試辦台、馬間雙向夜航,以期有效改善聯外交通,進而帶動離島觀光發展,並可降低臺馬輪虧損。至於,這項新操作方式,對東引交通的配套,將以直昇機、臺馬輪下午加開東引一趟輔助輸運。
交通部門在去年中就地方現有船舶工具思考新運用策略,並尋求最有利的方案,以發揮實際效益。為徵集公眾意見,曾推出「承租合富輪經營」、「臺馬輪雙向夜航」及「修復連江壹號」三個模式之評估;雖然各方說法不一,看法也不同;不過,在異見中也獲得各方寶貴意見,最後曾推出試辦臺馬輪「東馬東台」三個月航班。
新的一年,地方政府為有效改善海上交通,已自三月一日起,試辦臺馬輪靠泊母港從基隆變為福澳,由馬祖南竿啟航,一改臺馬輪開航十年來,由基隆出航的固定模式。改變臺馬輪母港之新策略,是有鑑於南、北機場場站設施未改善之前,海運尤為重要,臺馬輪不但提供往返旅客另一選擇之外,更在有霧時可有效紓解滯留旅客,同時減少機場候補人潮。
母港遷回馬祖,雙向夜航的呼聲再起,地方交通部門在去年即已規劃,希望來回台馬間均可彎靠東引,但因東引水道大陸網具較多,易遭絞網,恐浪大時產生危險;另外,東引中柱港照明設施還在加強之中,所以,在母港遷回後暫不實施,俟時機成熟,再予上路。
今因各方對雙向夜航傾向支持,交通部門在研討之後,徵詢東引民意,以及從馬祖夜航時不彎靠的當日,下午由臺馬輪加跑一趟東引或直升機規劃替代方案;浪大停靠馬祖,則由臺馬輪擔任南竿—東引島際輸運。這項計畫五月先行試辦,希望由試辦中可以找到各種有利的參考模式。
雙向夜航受到各方支持較多,是因馬祖、基隆兩邊均在夜間開船,睡一覺即可到達目的地,對載客率會有提升;同時,雙向夜航後,變成兩天一班船,減少開船次數,為臺馬輪虧損減輕負擔。
由於雙向夜航從馬祖開航時不彎靠東引,對東引聯外往返產生變動,當地民意對這項新方式持保留態度,恐影響行的方便,但交通部門有替代方案的輸運,以及仍有轉變後的新利基,將再與民意做進一步溝通,希望建立共識。
臺馬輪雙向夜航的新利基,地方政府經分析、討論及徵集意見後,由四個面向切入,一是觀光導向思考,從基隆開船時,次日彎靠東引,遊客可在東引停留,不夜宿者下午可再搭乘臺馬輪及直升機至南竿;另外,主要是搭機的遊團想去東引,下午前往東引留宿一夜,次日可搭臺馬輪回南竿,可帶動遊團人氣;目前因東引航程先東後馬、先馬後東,反而在交通上阻礙遊團前往的不穩定性。
二是海運運輸的能量推動,強化海運競爭力,也可給空運一個壓力。
三是減輕臺馬輪的虧損負擔,固然是大眾交通運輸,不能以虧損為最大考量,但是能省則可運用其他運輸補強,雙向夜航減少趟數,可省下不小開支。
交通的改善方案,地方政府這四年來用心在做,從規劃操作方式、評估航程調整,以及工具充份運用,目的是能給大家行的方便。
臺馬輪雙向夜航之可行性
- 200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