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岸小三通起,位居福建第二大城市的廈門在對台政策及開放措施上,走在福州前面,而福州以省會位階及資源,反而未予充分利用,流失了頭班火車時間,我們期待在今年五月之後,率先擴大及開放兩岸及兩馬交流,搭起兩岸轉運、經貿的平台。
自兩岸互通開始,由航班排定、落地簽證至對台交易措施,廈門都比福州快走一步,除金廈往返流量大之外,政策的思考、作法也是比較前衛,益加金廈線紅火,成為中國躍昇的明星城市之一。
拜港灣新生地開發,原本列為經濟特區的廈門急起直追福州古城,小三通的加溫,更添發展競爭力,論物價、房價及消費水平,都超越省會福州,並爭列福建第一大城市。
論歷史、地位、資源及區域,福州應比廈門優勢,加上外港馬尾又是經濟開發區,條件不輸廈門,但是近年在競爭力上,廈門一直在攀昇,尤以對台政策及開放措施具指標作用。
福州今年起也可看出突圍的步調,從海峽兩岸經濟區的構圖提出,再至今年五月招商月的構思出爐,試圖奪回龍頭地位。
福州將於今年五月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上,率先實行系列對台經貿政策,一是擴大台灣農產品「零關稅」貿易的種類和範圍,包括台灣糧食製品、水產品以及農副產品;二是率先開放台灣人到當地申辦個體工商戶;三是將金門、馬祖旅遊向福建省以外居民開放;四是將海峽農業合作實驗區擴大至整個福建省等。
農產品的「零關稅」,若放諸實施,台灣各類農產品可由福州馬尾港出關,對兩岸經貿活絡直接受惠,而馬祖則可列為農產集中轉運地。
率先開放台灣人到當地申請個體工商戶,這項措施可行的話,對台商的進駐具有吸引力;以台商在大陸投資,在權益上更加便利及保障。
再者,金馬遊的對象,開放福建省以外的省份居民,以擴大金馬遊的人數,對馬祖、金門也是旅遊客源的拉大。
兩岸因意識型態之爭,開放交流的範圍太慢,金馬與福建小三通的試辦,也是唯一直航的口岸;其實,對岸在比較有迴旋的空間下,容易釋出各種開放及優惠的措施,我們期待福州不要再錯失機會及區域優勢;同時,不必要再侷限在政治的文字意涵,如「一個中國」之「文字遊戲」,給兩馬奔跑的路途更寬敞,若自己搬石頭放在路上,只會給福州的發展空間變窄、變小。
看福州擴大對台及兩馬經貿措施之見
- 200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