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馬小三通事務,在中央沒有奧援,也沒有授權下,完全靠地方府會鍥而不捨地周旋、協商、突圍,是跨出兩馬同行的推進器;同時府會首長平日與對岸建立互動、友誼、信任,也是拉近兩馬同步的催化劑,兩馬自六月一日起天天開船,就是最佳的例證,下一步則持續推動黃岐做為小三通的副港,讓兩馬距離更靠近。
經地方迭次反映、爭取,行政院自五月一日起開放金馬原籍的旅台鄉親自由出入小三通,這個措施的解禁,兩馬的旅客出入流量必定成長,而天天開船也是必然的需求。
在縣長陳雪生每年例行五一八福州招商展大陸行的前夕,議長陳振清「打頭陣」,先行就兩馬商討的事務性議題做意見交換,今年兩大訴求一是天天開船,一是黃岐作為副港。昨天,福州市長鄭松岩在與議長陳振清會面後即宣佈馬尾港小三通全年不打烊,並視旅客流量可以再加開航班。這項的宣示,破解了週六不開船的問題。
機場、港口是不受假期影響,同時不分晝夜,除非天候及人力不可抗拒因素而短暫關閉,不然,皆是全天候作業,更何況馬尾港已是國際口岸,沒有所謂黃金假、大假、長假而致使航班暫停。
以今年五月三日福州馬尾原本暫停航班,我地方政府提出強烈抗議,並積極協調,同時強調不能因人為因素而停止,還有例子一開,不但對兩馬產生負面影響,也對航班往返帶來不良循環。
小三通的對象範圍擴大,在今年春節年假期間,光是馬祖出入小三通往返達五千人次,顯見旅台鄉親的對象加入,活絡小三通流量。金門旅台鄉親約三十萬人,馬祖約五萬人,合計約三十五萬人,如再加計同行親屬,人數將倍增,放寬中轉的人數將高達百萬人以上。
週六也開船之後,旅客可以在當天放假進入,以後上午有船,中午抵達福州,週日下午有船再返回,既不影響上班,也可便捷出入。
再說,黃岐作為副港,一直是地方府會爭取的重點,以府、會首長每年大陸行,都會前往大陸連江縣拜會,並不斷要求提出副港的規劃。
目前黃岐港在港埠設施上的確不足,必須規劃擴建,包括候船大樓、浮動碼頭等硬體設施之外,在通關動線、人力組織等條件上也需配置。基本上,大陸連江縣意願強度很高,有待大陸福建省的評估。
在金門、泉州新航線的開闢,馬祖-黃岐新航線的加入,可行性更是大幅拉高,論距離、航行安全及便捷上,優勢條件都在馬尾港之上,我們希望福州市就冬季風浪大時的黃岐配套因應先予強化,以利靠泊,再逐步就副港的準備設施再予擴充。
天天開船 小三通再一次突破
- 200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