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人到福州買房子,跟金門人在廈門置房地產,就像比賽一樣,大家紛紛跳入賽局,而且熱度一直沒有退燒;不過,鄉親還是要算準行情,在下訂金前,嚴選地段、造價、建商、仲介、增值、出租、匯率差價等,以免花了太多冤枉錢。
不管是預期人民幣升值心理,或是一窩蜂的風潮,最近在福州購屋的熱潮持續加溫,由於店面的市價太高,這兩年多以購置住宅為多,一般都在台幣二百萬至四百萬上下。
在這股風潮之下,也引起民眾熱切探詢及討論焦點,看到周遭親友已完成購屋,大家也蠢蠢欲動,但也擔心風險及套牢,以及安全感之顧慮。
投資購屋是理財的一種方式,現在大家關心的是能不能買?以投資報酬率,是不是划得來?我們認為,先決條件有沒有閒錢,有多餘的錢,當然可以考慮;如果將現有積蓄或是末來年老本金都投入,的確需要慎重思考。
此時「錢」進福州購屋,在時間點上,當不如五年前,一般好地段店面已不是我們所能負擔,而且這時跟進,因價碼太高,是絕對划不來;再者,以房租來打算盤是不正確的,要以未來增值為首要重點。
地方鄉親在福州購屋置產,最隱憂的是遭仲介嚴重剝削,這幾年也發生太多價錢被灌水,買者啞巴吃黃蓮,為了面子而不敢吭聲。其實,在買了之後,大多數不是很理想,若只靠房租,是不合效益,同時,有價無市也是最傷腦筋。
做什麼決定之前,都要先做功課,到大陸購屋需注意的是建商交屋時只是「毛坯房」,還需二次裝修,同時土地使用權也不同,商業店面四十年、辦公室樓五十年、住宅七十年。
大陸的土地是國有制,人民購屋只有土地的使用權,而使用權是有年限的,土地使用權的計算是以政府審批給建商土地開發使用時開始計算,因此購屋時注意土地開發的日期,而不是看「屋齡」,與台灣房屋和土地永久使用不同。
同時,大陸房屋面積的計算是以「平方米」為單位,與台灣「坪」的計算方式不同,按目前福州住式房市價,一平方米至少要五千元人民幣以上,貴一點的要六至七千元人民幣,而二手屋至少也可以賣到人民幣四千元以上。全新的商業店面,市價一平方米至少要人民幣二至三萬元以上。
購置房屋時,先要和賣方簽訂「商品房認購協議書」,並先付一部分訂金,約人民幣二萬元,約定付款方式和辦理產權登記日期,才算確認購屋,千萬不能以口頭說說,一切要有書面資料為憑。
產權登記前,雙方要再簽定「購屋合同書」,連同產權登記書,遞送給「土地資源與房產管理局」收件後,約四十五天後,始發給購屋者一本「房屋產權證」,在法律程序上始完備。
另外,建商在交屋時,大陸賣屋賣的規矩是交給未裝修的空屋,稱為「毛坯房」,與台灣的「成屋」不同,毛坯房亦即牆壁未粉刷、廁所及瓷磚未安裝、地板未鋪等,購屋者還需要自己花錢裝修或花費一番裝潢,才成為可以居住的「成屋」。
福州購屋風潮 停、看、聽
- 2006-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