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蔬菜透過小三通前運外島,以馬祖供需來說,目前沒有這個必要,也沒有高度需求,至於,金門的做法,我們也不認同。我們認為,循小三通管道輸進物品,應以在地欠缺物品為主,以應實際需要。
農民原本就是弱勢族群,尤以金馬在國軍廣大而固定的伙食消費群減少之後,蔬菜的量已經過剩。每日市場的菜攤,總是見到菜販的叫賣聲,希望大家多買一把。由於,現在家庭人口簡單,外食機率又高,青菜一把吃上一、二天常有之事,而農友辛苦種的蔬菜,也常常是半賣半送,他們每月收入更是微薄。
在小額貿易期間,曾私下輸進不少蔬菜,打亂了市場價格,也傷到農民的心情,北竿一度農田變成荒地。
金門蔬果商同業公會推動大陸輸進蔬菜,在今年春節前進口之後,端節前又進一次,他們一再強調合法進口的中國蔬菜經過檢驗,比起兩岸在灘岸交易沒有安全和品質保障來得妥當,而且價格便宜。合法輸進是有保障,但以此來阻絕走私進口的說法,仍值得商榷,他們卻不知長期下去,將摧毀在地的農業發展。沒有菜田,沒有生機,看到在地的一片綠油油菜田,固然賣得不好,至少有人種田,有盎然生機之景。
金門蔬果商業同業公會循小三通管道從大陸輸進,其實,他們目標是中轉台灣而賺取廣大市場,而現今輸進在地需求,只是一個手段,目標是放在台灣。
從他們說法中,可見端倪,對於進口蔬果,卻不能中轉台灣,金門蔬果公會正與縣商會聯合,準備對中央政府提出告訴。他們認為,中國蔬菜合法進口金門,通過檢疫、正常抽稅,完全合乎台灣進口的手續與規定,但目前卻不能中轉台灣,在國內流通販售,中央政府做法值得商榷,因此,金門蔬菜公會將聯合縣商會,對行政院、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提出告訴,打一場憲法官司,爭取權益。
我們對於金門蔬果商業公會為爭取小三通中轉物品的行動,可以接受,但是為了利益,又傷到在地農友的做法,不予認同,對小三通進口蔬菜,我們也不支持。
以金門廣大平地來說,種菜供當地需求,絕不是問題,況且,現今部隊兵力大幅減少,以過去的產量,也一定產銷過剩,不致於缺蔬菜。
小三通輸進物品,應以在地缺乏,且有實際需求為第一考量,如砂石、建材等有它的必要及需求性。
金馬現階段循小三通輸進蔬菜 沒有必要性
- 200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