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環境都在轉換,地方傳統產業也要隨之變易,地方政府除在農業經營已推動策略性行銷之外,酒類生產因應未來公司、民營化,也可採全民認股、合作造產的計畫,把馬祖變成高粱酒之島,再逐步打造成「高粱酒王國」,與法國葡萄酒之鄉的模式前進。
有思考,才有激盪;有激盪,才有火花,金馬外島在內、外環境變遷下,不單是政府在思考改變,公、民營傳統產業也要思量求變,這樣才不會在時代潮流中淹沒。
過去戰地政務時代的保護傘已收起,駐軍的裁減亦是必然的演變,我們不能再有所謂產業「補貼」或是「輔助」的舊觀念,此時最需要的是轉變,做策略性的改變,以期永續下去。
以農業的行銷經營而言,以前的補助方式,現今不可能存在,以往由軍中收購的做法,也不可能再生,唯有改變經營方式,才是可長可久之計。
地方農產三寶-蘿蔔、大白菜、高麗菜,去年在政府農業部門大力推廣之下,坂里農地創造新的業績。今年,地方政府再推動與國內食品企業合作加工,推出醃漬加工,然後再逐步自製自產,以開闢地方加工產業。
除此之外,民間農友在新的轉型規劃上,也可試圖走向休閒農業,在地生態產業,不但讓田地可永續生產,也可使地方農業觀光注入新的生機。
以地方酒類生產來說,馬祖、東引高粱是地方的掙錢樹,只是這顆樹還沒長得壯大,但可以注入肥料,需要的是策略性的改變,一是資金投入,未來勢必走向全民認股,由在地的民眾一起加股,做酒廠的小主人。再來,就是業務發展、擴大,除酒廠生產之外,民間也協力合產,各島都有酒分廠,民間亦有小酒廠,但全部隸屬大酒廠所有,統一收購、統一品管,並統一行銷。
馬祖、東引陳高得天獨厚,不僅在於原料,也在於天候、水質,這是無法移轉,而且搬也搬不走,如果每個島處處都有酒分廠、小酒廠,民眾工作沒有問題,旅遊也會炒熱,到馬祖旅遊,等於是到了酒島或是高粱酒王國,如同法國是葡萄酒之鄉。
地方政府近年在陳高酒的推銷有突破之外,在產量上也在做擴廠工作,而馬酒公司在未來業務發展上,也要做策略轉型之規劃。
酒類市場雖進白熱化之戰,但是它的成功獲利是無法量化,陳高的佔有率還是相當可觀,百億以上的消費力,不得不叩準它的商機,馬祖若能打造為白酒之鄉,財源也勢必滾滾而來。
塑造馬祖為白酒之鄉的願景
- 200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