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馬祖推去,把世界拉進來,過去一向給予外界的神秘面紗,在大門打開之後,必須揭開容顏迎向全球人士,我們打的就是旅遊招牌。
旅遊,除了周邊服務設施力求齊備、完善之外,宣傳是不可缺的策略手法,運用在地資源,加以賦予新的創意,推動遊客的心,移動旅客的腳步。
以婚紗季為例,縣長陳雪生為創造今年下半年旅遊人潮,在台前進大專院校推銷馬祖,並向大家介紹馬祖婚紗季活動,並有意邀連勝文做代言人,利用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之機會,請議長陳振清、副議長陳貴忠及議員李金梅再當面盛邀,透過國內媒體披露之後,加深了愛情男女的印象。
做大旅遊品牌,是我們應有的格局、思維,雖然,現階段在交通、旅館等設施尚有不足,但是,我們不能以此而自我設框,除了把框加大,還要搭架,提升能見度。
地方旅遊市場,我們也不能只限定在國內遊客,小三通金馬遊管道,還有必須向國外人士招手,以過去的國共對峙的金馬烽火歲月歷史、黑嘴端鳳頭燕鷗的棲息地,以及獨特的閩東建築山城,都足以向世人推銷地方旅遊的品牌。
旅遊的品牌型塑也好,觀光招牌打造也罷,身為馬祖人的每一位成員,都有使命感的話,這個願景就會逐步積蓄能量,到時候能見度一掀開,知名度一打開,遊客的腳步就會接踵而至。
現今,因交通設施未予改善,遊客在不穩定的搭機安排上有所擔憂,致使團遊的出門受到阻礙,也降低了遊客的意願。
在空運尚未完全便捷的狀況下,我們可以先轉個彎,做好自己準備的工作,這個準備工作首要的是觀念的建立、共識的形成。
先說觀念的建立,觀光旅遊不是一天或一年即可成形,更不是大張旗鼓的硬體建設,而是每一個服務環節的搭配,同時,它是永續經營,不是殺雞取卵,耗盡所有資源。再者,它不需要華麗,需要的是原味,也就是特色、風情,與眾不同的味道、感受。
再說,共識的形成就是馬祖出路在於旅遊,也是大家的生路,而這條路的確是漫長的,不是一蹴可成,大家一起把馬祖型塑特有的旅遊品牌,旅遊的勝地就會成形。
從解禁至開放,馬祖旅遊的路已走了將近十五年,我們期待未來的五年,在空運、海路有所改善之後,遊客的腳步能夠更靠近馬祖,遊客的心也貼近馬祖。
儲蓄馬祖旅遊品牌的能量
- 2006-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