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小三通第三個口岸泉州開通了,開啟了兩岸互通的新窗口,也通暢了兩岸新對口;在金、泉新航線開闢之後,我們也進一步期盼大陸福建早日推動黃岐做為口岸或副港,讓雙邊更靠近一點,同時,交通工具有更多選擇,往返也就更便捷了。
大陸福建在今年對台政策大利多的釋放中,宣佈開出泉州做為小三通的第三個口岸,也快速兌現了這張支票,雙方在各自推動、規劃下,拉大了金門通航的市場。
金泉航線即日起每日對開行駛各兩航次,一天來回四班船,價格與金廈航線差距不大,泉州石井港位於金門北方,與金門水頭碼頭相距約二十一海浬,從金門發船航行時間約六十五分鐘可到達。下船後由石井港搭車到泉州市,時間約三十分鐘,對於往返金門和泉州的旅客來說,比目前經過廈門港進出可節省約一個半小時;此外,為配合金泉航線開通,石井港增加每半小時一班到泉州的公車。
泉、漳州是閩南人的天下,也是台商聚集最多地方之一,大陸福建推動泉州開港,當與泉州的力爭有關,雖然,這條航線開通,對廈門線會有影響,但對小三通整體發展是有利的,也就是對岸最愛說的做大、做強。
開闢黃岐為兩馬副港,我地方政府這四年來也不斷爭取、遊說對岸,府、會首長大陸之行,都會前往大陸連江縣拜會,希望對岸連江縣向上爭取,該縣也是意願很高,但是福州市方面態度較不明朗,因黃岐一開,馬尾區會擔心利基流失。若是有這種想法,其實,對兩岸小三通的交流、互動是不利的。
黃岐與馬祖的航線,從過去至現在,都是雙方往返最多、最近的航線,從南竿福澳至黃岐約八至九海浬,航程在半小時左右可到達,再由黃岐坐車至福州現在大約一個多小時,要比現今馬尾的時間,海上減少一小時,夏天還好,冬天就比較難受。
馬祖、黃岐航線開闢,雙方之間的距離拉近,交通工具也多了選擇,除了大船之外,小白船也具機動性,加班或班次都可達靈活之功能。
我們希望對岸福建省把小三通餅做大,繼泉州之後,再開黃岐港為口岸,至少先做兩馬副港之用,以平衡兩門先開、兩馬先行之原則。
從泉州新航線開闢 盼對岸也開出黃岐
- 2006-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