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戰地解碼之旅 走出軍民協力開發觀光第一步

  • 2006-06-10
 軍民聯手拚觀光,馬祖開放火砲射擊參觀,走在金門前面,不但是首創旅遊賣點,也豐富軍事觀光內涵,我們對地方政府、防衛指揮部攜手突破,創新出擊的做法,給予掌聲,並期待這項戰地解碼之旅的開始,未來有坑道、碉堡之旅的延續,為馬祖觀光再加分。
 在解嚴之後,金馬開放觀光,地方旅遊行銷訴求,不外乎海岸景色、自然生態、傳統聚落,以及軍事資源,而軍事戰地之旅,不僅是一大賣點,也是有別於國內景點的特色,不少遊客亦是嚮往戰地風光而來。
 由於軍事設施為機密禁地,遊客不得其門而入,旅遊業者感到無奈,遊客也覺失望,地方政府近年更是亟力爭取,透過各種管道提出廢置營區釋出、軍事禁地開放以及海岸放寬,希望增加觀光資源。
 開放火砲射擊參觀,起源於去年夏天北竿一次火砲射擊,因屬例行性作業,但因海域解禁後,民間釣魚船、娛樂船及交通客船往返穿梭頻繁,在海上射擊作業時,不免讓旅客驚恐而引起爭議。防區在事後向有關做說明,希望共同建立安全管理機制。
 連江縣長陳雪生著眼於讓國人認識國軍戰地訓練及在地民眾對射擊管制作業瞭解,以及延伸觀光價值,提出定點開放參觀,防區也認為此項建議一舉兩得,也即著手逐步推動。
 另外,國防部為推動軍購,從去年起,在對外的作法上也做了改變,如開放營區參觀,以拉近與社會大眾的距離,一掃過去軍方神秘色彩,而地方政府提出開放火砲射擊參觀,經由防區轉陳,國防部基本上也不排斥,主要可以藉此讓外界對國軍訓練的成果、戰力有所認識,對軍購的支持也有加分效果。
 針對防區火砲射擊,地方政府建議列入團遊賞景特點,第一步先從在地媒體、民代、地方公部門參觀,「防衛武器射擊」及北竿「萬平演習」及「據點戰鬥演習」也廣邀鄉親參與,範圍的擴大,就是好的開始,也為現今開放團遊立下示範。
 地方觀光部門在時機成熟下,與防區指揮部攜手合作,特別設計了一套屬軍事味道的戰地解碼之旅,讓軍事體驗與休閒旅遊合二為一。地區的觀光活動面一直以靜態的參觀為主,為能增加可看性,這場結合砲操、營區開放參觀、生存遊戲、火砲射擊等動態的演練活動,時間為期一個月,一則增加觀光資源,二來延伸旅遊的視野。
 金馬碉堡、坑道密度全國第一,金門辦過碉堡藝術節,我們期待在火砲射擊引起迴響之後,防區能再與地方合作推出馬祖坑道藝術節,為馬祖觀光列車共同努力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