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配合及資訊便捷下,離島成立大學的可行性拉高,不過,以目前環境、條件,還是有它的難度,關鍵在於中央政策取向及校方思考角度,地方政府則持歡迎、支持態度。
馬祖旅遊大門開放,南竿機場啟用,馬祖成立大學的呼聲也隨之響起,從南華、淡江規劃,到銘傳醞釀,縣長陳雪生親自登門拜訪,才真正催生了在職研究所專班,也為馬祖教育發展史寫下新頁。
由各方配合及努力下,銘傳大學在職研究所專班成立,目前已招收三屆,第一屆已於十七日舉行畢業典禮,等於有史以來在地產生了十九位準碩士,他們已陸續完成碩士論文報告及口試。
地方倡議成立大學分部,也是從最早的專科而起,過去因受限海運而無法設置,有意進修者以政大行專起跑,之後空專、空大在地授課、考試,使失學者得以完成進修之需求。至於大學分部的設立,牽涉到校區、人數,的確有其困難,最後轉為在職研究所設立,也讓進修管道多了機會,但是大學部份是在地人的願望。
大學分部成立,有它的意義及價值,一是地方教育的升級、文化水準的拉高,二是帶動地方活絡,三是區位競爭力的增強。問題在於,學生數的延續,以及校區的配置、中央的態度以及各大學思考的角度。若是從商業角度考量,則難以興起,若從象徵意義來看,它是具有不同的價值。
學生數的延續,以銘傳在職研究所來說,今年第三屆已感覺學生數的不足,改而以開辦教育研究所,其實,以地方公職及民間職場的人數,可以再思考其他的系所,如淡江大陸研究所。大學分部的學生數,比較不是問題,而是來馬就讀意願;再者,是校區的配置,目前最理想的是馬中校舍的擴建,挪出一間或教育部再予加建,則問題可以解決;最後是中央的態度,才是所有問題關鍵。
教部推動,當以公立大學較適合,在經費上考量比較小,以離島大學分部的象徵意義著眼的話,具有開啟的價值。
現階段推動大學分部的進程,我們希望的是教育部能助予一臂之力,先從台商子弟學校設立做起,然後再逐年延伸大學分部的設置。
有了台商子弟的校區,就可以再併入大學分部的校區規劃,以目前消費力來說,駐軍減少,學生增加,也可平衡落差,尤以大專以上的學生消費,絕對勝過駐軍。
總之,不論成立大學分部,或是在職研究班,兩者同步進行,對地方素質都是加分;未來的科系,再增加觀光學系或大陸研究所,對地方發展都是利多。
大學馬祖分部及在職研究班逐步推動、落實
- 2006-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