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機場改善,還要再尋求務實的共識

  • 2006-06-24
 在經歷南、北雙座機場都受天霧影響起降之後,此時除尋求改善之外,還要再尋找的是務實的共識,以及最有利的規劃方案,而不是外界七傳八傳只做南竿,或是只做北竿,如果再陷入這種無謂揣測、迷思,只會削弱地方集體共識與力量。
 機場需要改善,在地方政府、民意代表強烈反映及傳達心聲,以及交通相關部會親身感受,中央也有所體會;雖然,這一千二百萬評估改善經費,不等於是萬靈丹,至少評估就是改善的開始。大家都知道,這六年民進黨執政,國內外經濟不景氣,加上中央政府選舉時,台灣「政治機場」興建,使得民航基金用罄,爭取改善經費的確困難,而地方機場改善評估開始啟動,也著實不易,我們沒有必要再為做南竿或做北竿去憑空臆測。
 前述尋求改善之外,此時最重要的是尋找務實的共識,這種共識必須建立,再進而深化。所謂務實的共識是說,我們必須牽就現有兩座機場的地形,而不是天馬行空,一定要爭到飛七四七噴射客機。
 錢雖不是萬能,沒有錢則是萬萬不能,我們要有心理準備的是,中央不可能再為兩座機場投入五十億,預期是兩座擇一做較理想的規劃。再說,以南竿機場地形,不可能做大規模的炸山填平,而是朝有利、可行的改善,以提升起降率。我們今天強調尋找共識就是說要從務實面去看;還有,我們要的是一座好機場,而不是還是兩座不好機場。
 以今天的機場狀況,兩座都不好,天霧時兩座都關場,若是有一座可以擴建且花較少錢,大家現在都不會反對,就算擴建北竿,南竿也可以接受,因為有霧時,北竿可以走,不像現在坐困南北。
 尋找有利的規劃方案,這也是機場改善的定調,大家不要再有質疑是南或是北,南、北都要改善,只是在改善之中再找一個做進一步擴充。
 機場朝有利方案規劃,是說在南、北兩座機場各尋有利、有效的改善,地方政府及規劃執行小組也是以此為基調,沒有所謂預設立場,一定要做那一個機場;況且,現在只是在評選委外規劃,外界傳出一些質疑,其實,沒有這個必要;大家關心機場改善是好事,但是不宜也沒必要去突顯是南是北,我們只要有一座好機場,不管在南、在北,只要在馬祖就好。
 在本次議會定期大會中,來自四鄉五島的議員,對機場改善都寄予高度關切,也提出很好的觀點,地方政府也對此規劃、進度在上緊發條,大家已有共同目標,就是早日規劃有利方案定調,一起為改善、擴建而努力爭取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