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馬祖原味刻不容緩

  • 2009-06-29
 此次文化局推動的「馬祖百景之美」計畫,而且相當不容易的邀請到三十位國內水彩、水墨及油畫的現代頂尖藝術創作者,一起用畫筆為馬祖的美留下記錄;這幾天下來,藝術家們雖然沉浸在馬祖的美麗與濃厚人情味之中,但也看見許多嚴重的問題,故在座談會提出不少警語,值得我們重視;馬祖的特色確實不能再遭到破壞,不然吸引不到遊客,觀光立縣喊再大聲,也只是枉然。
 縣府此次推動用藝術留住馬祖,邀請當代最傑出的畫家群,分別在東引、莒光等地作畫,漫步在不同的島嶼裡,並隨性寫景、寫生,將他們眼中所見到的馬祖美景用畫筆留下。希望能分享創作的經驗,以藝術的語彙來關懷列島的馬祖,推動表現地方美學,以彩筆呈現馬祖之美!並藉由展覽的推廣和畫冊的流傳,讓馬祖的美麗廣為推展,也讓馬祖永恆於畫中。
 昨天的座談會上,藝術家們對於馬祖的淳樸之美及感動是溢於言表;還有畫家說,這次來五天,可以累積五年的創作能量,可見馬祖在藝術家眼中,真的是塊創作泉源及不可多得的瑰寶,但他們也不諱言的指出,馬祖的特色、馬祖的淳樸、馬祖的人情,也逐漸在流失中,如果不及早療傷止血,未來的馬祖可能就沒有任何的吸引力,馬祖的美景也可能真的只有在畫作裡才能看到。
 藝術家的感受性是最深刻的,任何風吹草動,他們都能感覺得出來,他們的良心建議,總體而言,可從「外觀」及「內心」兩層次來檢視;「外觀」,就是對於不當建設的厭惡,像一些聚落保存區內,竟然還容許鐵皮屋的存在,許多海景也被水泥樓房所破壞,這些一定要及時挽救,而因為工程營造業,雇工所製造的吵鬧、髒亂也要加強管理、落實處罰,並多與民眾溝通,讓民間願意配合政府的舉措,共同營造美的環境。
 而「內心」部分,就是要加強美學涵養及待人禮儀;看似簡單,其實最需要時間,畫家不諱言說,對馬祖美學教育感到失望,也對少數民眾的惡劣態度感到疑惑,不過也肯定大多數住民都是善良淳樸的;美學教育除了要從師資方面加強、從小開始培養之外,民眾對於遊客的態度更是重要關鍵,大家都要有「我們正身處觀光區」的自覺,來馬的每一個遊客,也都是我們共同的客人,多一句禮貌問候、少一點不耐煩,自然會讓觀光客留下好印象,找回馬祖人最原始、最熱情的待客之道,馬祖的觀光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