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參與出現斷層的馬祖

  • 2009-07-06
 現代國家隨著行政部門功能的多元化,許多施政是鼓勵民間參與,馬祖因為地小人少資源不足,許多全國性政策在落實上都被受限,而地方政府為了達成目標,除了不停鼓吹宣導之外,有些局室甚至直接介入民間來使力、扶植。我們認為,政府希望民間動起來的努力,其用心良苦,但民眾慣於被動的心態確實該改進,而近年出現的參與斷層也是一大警訊,政府資源應該放在年輕一輩的身上,要多鼓勵其參與公共活動,畢竟馬祖的未來,是在年輕人的手中。
 近年只要多多觀察,就可以發現地區不管政府或民間各類大小活動,主導力量還是在老一輩的手上,當然,老經驗的人開船知道航向、會測風浪,但老船長不管能到多老,也總有一天會凋零,若不見年輕一輩出來接棒,沒舵手的小船,會隨波逐流到那個地方,值得省思。
 中央政府正大力推動青年參與公共事務,希望培養青年的社會參與技巧,建立青年組織網絡,希望促進公民社會的健全發展,但這些措施,在馬祖是全然看不到任何動作,在地的年輕人還是一盤散沙,除了僵硬的體制因素外,傳統的父權迷思還沒解封也是一大主因,年輕人無法順利進入公部門得到權力,在家庭中、家族裡也是身分卑微,有影響力的團體,傳出來的都是老一輩的看法,新一代的聲音自然沒人聽見。
 馬祖的年輕一輩到底在做什麼?除了少數在台馬兩地努力的人之外,近年不少人都在父母的保護傘下渾噩度日,而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他們對未來並不抱太大期望,也不覺得自己可以改變什麼,只求今天快樂就好,這是因為長期受到精神禁錮的影響,反正就覺得自己就是「微不足道」!久而久之,馬祖自然看不見有「權能」的新一代。
 行政院青輔會今年正推動青年社區參與計畫,希望帶動青年的共同參與,關懷在地議題,加強深化青年的在地行動,積極培養青年對在地的責任感與認同感,進而鼓勵積極參與各項公共事務,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與不同意見,而不再是「長輩說了算」!
 我們認為,要打破陳舊思維、讓新的聲音說話,開闢「青年論壇」有其必要,建立新一代公民的獨立意識,促進「公民社會」的實現。我們也知道,青年的公共參與是項需要時間奠基,且長遠的播種工作,要思考如何讓公共參與更為普及化及年輕化,並逐步往下紮根,為健全的公民社會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