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美化從身邊環境開始

  • 2009-07-13
 文化局推動的生活美學推廣計畫,日前邀請專家抵馬暢談居家美化,居家美化不一定要花大錢,天生的美學感觸,後天累積的美學經驗,再發揮些許的創意,就可以讓身邊環境美麗起來,讓人身處其間感到舒適與平靜。馬祖得天獨厚,擁有渾然天成的自然美景,與其大興土木的建設,從居家開始,從社區出發的美化家園,也許就是打造馬祖令人感動的生活美學運動。
 隨著時代的更迭,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繁榮,台灣也要建立起一個富有文化藝術的環境,提升民眾的美學素養,因而政府從推行「城鄉新風貌」,繼而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再到現在的「生活美學運動」,一脈相承,為打造台灣更美好的生活環境而努力。其實,在國人生活周遭充滿了文化之美,但是我們卻常常習焉未察,未能從心靈去體會,並進而認同臺灣文化之美。因此,推廣「生活美學」的目的即在促成「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實踐。
 國內許多縣市成立生活美學館,推動生活美學運動,馬祖自去年起也由文化局推動生活美學計畫,目標大約包含三個面向,包含「創造藝術環境」、「提升民眾美學素養」及「培育藝術人才」三大面向,藉由外來人員的分享,帶動社區的自動自發,希望營造馬祖的生活美學觀。
 日前到馬祖演講的翁世盟先生在個人的電腦簡報中,播出許多他在網路找到的馬祖一景,馬祖其實有許多有心人打造了令人身心感動的角落,也是這些角落讓有心人想要到馬祖來親身體驗。但他提到馬祖並不大,如果能夠由上位者找出一個統合性元素,整合性的營造馬祖的地貌風景,一定可以形成極具特色的景色,這是馬祖可以努力的方向。
 他提到苗栗的華陶窯、台南的土溝村,在在地人有心的推動下,將原先舊的、陳腐的景物給予改造,加上一些創意,不需淘汰舊物,反而形成農村的特色與環境,讓參觀者倍增,大家甚至覺得樂趣甚多,這是體驗旅遊超夯的今天,人們想要感受的部分。
 馬祖環境特殊,一村一澳口,各村可以形塑各自的特色,從特色出發,各家戶從身邊開始美化,再共同打造社區美學意象,馬祖極具特色的一村一澳口,也許就能成為馬祖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