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連江縣提出與馬祖共同開發建設黃岐(環馬祖澳)旅遊區的構想,這是馬祖推動三通以來,另一個全新的思考運作模式,這個構想的落實,現在看來馬祖方面已經準備就緒,而大陸方面,特別是黃岐的相關配套必須加緊腳步。其實環馬祖澳是大陸方面的說法,對馬祖而言也希望把地區的觀光旅遊動線做延伸,把黃岐及周邊景點納入,讓馬祖旅遊內容更加多元,對兩岸而言都應是利多於弊的政策。我們期盼兩岸能站在共同利益的出發點,落實打造環馬祖澳旅遊動線。
在大陸方面,環馬祖澳旅遊動線規劃由總體規劃、重點地段控制性詳規和一期工程修建性詳規等部分組成,將重點對煙囪頂、招手岩、東鼓礁、後沙海濱浴場、古石村落、畚箕山等自然景觀和人文遺跡,以及兩岸三通直航口岸等區塊,做出功能定位和規劃布局。在馬祖方面,落實打造四鄉五島觀光景點及加強島際交通連結還必須要加緊落實,其中南、北竿現有的兩座小三通專用碼頭設施尚未全面提升,因應未來兩岸生活圈的建立,馬祖與大陸有關的馬尾、黃岐、福澳、白沙四港要同步的建設,提供遊客便捷的乘船空間。
馬祖發展小三通現階段無法與金門相抗衡的主要原因,是整體競爭力不足,這裡面有很多內外在的因素,空中及海上交通是重點;在空中交通方面,馬祖北竿機場在完成改善之後,有效飛航率大幅提升,將來可以做為人員進出的主力機場,但需要政府及航空公司政策的配合才行。在海上交通方面,福澳到馬尾因為航程較長,將來若開闢黃岐航線,航程縮短三分之二以上,交通成本可降低,競爭力自然提升。
我們樂見大陸方面主動提出環馬祖澳旅遊動線的開闢,這是一條全新的航線及旅遊動線,兩岸要共同努力打造落實,馬祖要以戰地特色及優質的生活空間吸引陸客;大陸方面要以特殊自然地景及廣大腹地做為馬祖觀光版圖延伸的後盾,雙方要互信互利,才有光明的前途。
黃岐航線從民國70年代小額貿易開始,兩地之間的往返、輸運都是走這條路,只是早期被定位漁港及台輪靠泊站,而限制了它的發展。但經時間推進及環境變化,黃岐現在已不再是漁村格局,港埠條件要逐漸再提升,相關聯檢設施也逐步齊備,才能因應未來龐大的旅遊市場及流量。考察之後要加快落實的腳步,以大陸建設的規模及動能,相信能在很短的時間有所成果。馬祖地小島散,除了要致力於提升島內觀光建設品質外,觀光版圖延伸是很重要的思考方向,近在呎尺的黃岐正是版圖延伸的最佳選擇。
落實打造環馬祖澳旅遊動線
- 200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