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服務、團隊、效率

  • 2009-08-27
 施政如同一個產品,要抓得住市場脈動、需求及感受,脈動就是走向,需求就是供給,感受就是滿足;而政府機器的運作,要注入活性元素,必須創新、服務、團隊、效率,人民才會感覺舒暢、順心、滿意。
 在審查民國九十九年概算的此刻,縣長陳雪生於多項會議上都指出,縣府須以彈性的思維展現新的規劃力與執行力,在既有的各項服務上積極創新,並且善用資源,推出更貼心、更有遠見與因地制宜的服務。面臨整個國家財政困難的處境,縣長指出,不是一個困境,乃是機會,讓縣府學習以最小的資源發揮最高的效率。
 縣長也指出,政府機器能量的運作,變的是環境、潮流、人事,不變的是創新、服務、團隊、效率等活性元素,也是動力前進的燃料。
 創新,就是創造新意,不是永遠「照表操課」,若一成不變,易流於守成,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也跟不上地方的需求,更搭不上年代的競爭力。
 尤以轉型的馬祖,處處是危機,處處也是轉機,不轉變、不轉彎,就沒有契機,如旅遊開發、交通規劃等。
 服務,就是為民做事,地方自治的實施,由地方上的人共同治理地方上事務,身為地方公務團隊成員,為自己土地做事,為自己鄉親服務,是最基本的要求。
 為鄉親、為家園服務、做事,第一是信念,第二是精神,第三是態度,缺一而不可。從事公職,必須有服務信念、精神及態度,成就地方,成就鄉親,也是成就自己及家人。
 團隊,就是合力隊伍,每一個成員、每一個部門都是隊伍執行者,而不是本位、各自運作,大家要榮辱與共,一起把目標達成。一個團隊,沒有分所謂人馬或是一軍、二軍,外界也沒有必要做太多區分,而自己心中更不應有所區隔,今身為公務執行者,都是地方團隊。
 效率,就是掌握管理,除做對的事之外,把事情做對也是效率,公務行政不可能沒有瑕疵或是疏失,但發現後,立即改善、說明、補救、修正,民眾還是可以接受,甚至給予掌聲。
 上述四個活性元素的能量,縣長陳雪生一再對各部門叮嚀、催促,尤其對公部門長期遺留的慢動作、官僚心態最不能接受,要求各部門上緊發條,以百姓心為心加速、加倍為民眾服務。
 縣政推動頭緒萬端,尤其以離島為甚,無論是海、空交通,甚至偏遠地區醫療都包括在內,尚不包含各縣市政府均要推動的民政、建設與工務、教育、環保和觀光在內。主政者即使三頭六臂,也不能竟全功,必須仰賴縣政團隊協力促成。各部門、單位主管扮演重要的執行角色,每個承辦人也不能妄自菲薄,要知道,縣政的螺絲釘,也是整體機器運轉的關鍵。
 我們期待在九十九年縣政資金更少的情形下,縣府能以上述思維與行動服務人民,以創新、服務、團隊、效率達成縣民所託。